
從高崎返回東京, 不用說, 當然還是搭新幹線
當初訂票時, 把回程分成兩段不同的車次
雖然會犧牲一些時間, 但如此一來就可以搭到更多樣的車型
回到了新幹線的月台, 馬上就遇到E7系進站
不過這不是我要搭的車, 因為早上已經搭過E7系了, 回程要搭些不一樣的
是不是群馬縣的每個JR車站都有這個啊?
回程第一段的列車來了, 班次是上越新幹線的Max たにがわ(谷川)412號, 由雙層的E4系擔綱
光是站在月台邊, 就可以感受到高大的雙層車廂所帶來的氣勢
扁扁像鴨嘴獸的前頭部也是特徵
E4系是繼已退役的E1系之後, JR東日本的第二款全雙層新幹線列車
列車為8輛一組, 平常運用也會有兩組併結成為16輛超大載客量的班次
之所以想要搭E4系, 是因為之前一直有消息說E4系將要面臨廢車的命運
再加上以前也不曾體驗過雙層車廂的新幹線, 所以就特地訂了這樣的班次
目前E4系只會出現在上越新幹線的班次中
不過要辨別E4系的班次也很簡單 - 只要是由E4系執行的班次, 前面都會加上"Max"的字眼
雙層車廂的特點就是一進入車門後, 就會遇到螺旋狀的樓梯
正所謂"初極狹, 才通人", 空間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6號車的下層(普通車指定席), 正常的話座位是3+2的配置
但靠近5號車的這一塊空間是2+2的配置, 門是在正中間的位置
隔壁5號車的下層(普通車指定席), 座位就是全部3+2的配置, 門也是偏一邊
回到6號車, 爬樓梯來到我座位所在的上層
這裡也是普通車指定席, 座位配置一樣是3+2
門的顏色從米黃色變成了藍色
座椅的功能如圖示, 不過看來就沒有提供電源了
中途停靠的本庄早稻田站; 早上搭乘あさま的時候, 本站為通過
熊谷站
高崎線
隨著越來越接近大宮, 即將和遠方的東北新幹線合流
列車抵達大宮站13番線
做為樞紐的大宮站, 新幹線月台規模果然不小, 一共有三面六線
原來"Max"指的是"Multi Amenity Express"啊~
不過"Max たにがわ"的行程就到這邊了, 接著要換車
來到中間月台的15番線等車, 隔壁E5系"はやぶさ"(隼)和E6系"こまち"(小町)的組合也進站了
E6系車身上的logo
來張親嘴畫面特寫(誤)
7輛一組的E6系, 專門用來執行秋田新幹線"こまち"的班次
在東京 - 盛岡間的東北新幹線區間會與E5系"はやぶさ"的班次併結
身為迷你新幹線車輛, 先頭部看起來有點像是E5系的翻版, 不過其實還是有些不同處
10輛一組的E5系, 是目前東北新幹線的主力車型
在E5系執行的各種班次之中, "はやぶさ"是最快速的班次
目送這長達17輛的列車離開
其實我也是很相搭搭看這兩款車型, 不過東京廣域周遊券並不能搭乘"はやぶさ"和"こまち"的班次
所以E6系是鐵定無緣的, 以後再找機會來體驗吧~
回程第二段的列車來了, 是由E3系1000番台執行的つばさ(翼)88號
目前定期列車用的E3系是7輛一組, 全部都是跑山形新幹線的つばさ班次
有些つばさ班次會在東北新幹線區間(東京 - 福島)內和"やまびこ"的班次併結, 但也有單獨運行的
這一班つばさ88號就是單獨運行的班次
因應各種不同長度的列車, 大宮站的月台上總是有令人眼花撩亂的標示
不過我一開始還是有看沒懂而錯估停車位置, 結果差了一大段, 發現列車進站後趕緊衝過來
因為是迷你新幹線的車輛, 車體大小是在來線的標準, 比一般新幹線車輛小了一圈
車體和月台間有很大的空隙, 需要在停靠時伸出這樣的踏板來解決
座椅功能和E4系上面的差不多, 不過多了一個杯架
車內當然是2+2的座位
座椅的色調給人一種偏暗的感覺
中途和埼京線的E233系7000番台競賽
不用說也知道誰是贏家
在日暮里站附近鑽入地下隧道前, 隨手錄了一小段:
上野站
回到東京站之前的高架區間又繼續錄了一段:
下車前趁著車廂清空時來一張
抵達繁忙的東京站之後, 這一趟旅程也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