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去年來東京旅遊, 到了要回去的那一天
無意間在T2注意到那個"日本一短い鉄道 - 芝山鉄道線"的轉乘標示
便決定之後一定要來實際走一趟看看
因此在這個旅途的尾聲, 決定不要直接搭車前往成田空港
而是在搭飛機之前先經由京成東成田線, 前往芝山鐵道線一探究竟

======

來到日暮里搭乘京成本線特急
剛好最前面的位子是空著的, 坐在這裡不但可以看前面的風景, 行李箱也不會擋到人
這次要搭京成本線特急 坐在最前面看風景

新三河島
 

千住大橋


看到這立體的軌道就知道即將抵達青砥
即將抵達青砥  

青砥和京成高砂之間的四線區間
進入四線區間

和隔壁淺草線的5500形同時從京成高砂出發
只不過一個走平面的京成本線, 一個要爬上高架前往北總線
高砂檢車區 上面是北總線(京成成田空港線)

京成小岩
以前一直以為地下鐵直通列車都是走北總線, 沒想到也是有走京成本線的
也是有走京成本線的地下鐵直通列車 

跨越江戶川橋梁
江戶川橋梁 

國府台
 

京成八幡
 

月台停滿列車的東中山
東中山 

旁邊這條留置線(?)和有彎道及坡度的本線形成強烈對比
 

谷津
 

在京成津田沼可以看到桃紅色塗裝的列車
這些列車以前是"新京成線"所有, 不過新京成電鐵已經被併入京成電鐵, 新京成線也成為了京成松戶線
京成津田沼

出站往東的方向, 左手邊是京成千葉線, 右手邊是京成本線
千葉線與本線的分歧點  

對向列車大多是開往京成上野, 而且又以普通列車佔多數
 

什麼? Skyliner走京成本線而不是北總線?
其實AE車和"Skyliner"不能完全劃上等號, 這班應該是"Morningliner"
走京成本線的AE車 

八千代台
 

對向依然滿是開往京成上野的列車
 

又遇到了稀客的淺草線5500形
有趣的是前面種別行先顯示的是"快速 京成高砂", 但實際上最後列車會直通淺草線
都營淺草線的電車

京成佐倉
(冷知識: "佐倉"的發音和"櫻"是一樣的)


宗吾參道
從車站名稱也可以嗅出過去京成本線是為了參拜而建設的味道


公津之杜


即將抵達京成成田
即將抵達京成成田

======

京成成田 (KS40)

為了轉乘往東成田線的列車在此下車, 剛好乘務員也在本站交接
京成成田 (KS40)   

本站設立於1930年, 目前站內是三面三線, 西班牙式月台的配置
在1978年往成田空港方向延伸之前, 本站一直都是京成本線的終點站
西班牙式月台的配置    

號誌裡的"東成"指的是東成田線
"東成"指的是東成田線 

站名標上面的圖案是成田山新勝寺
可以看到右邊可以分別通往空港以及東成田, 不過實際上本站距離兩條路線的分歧點還很遙遠
 

站內的跨線橋
在三座月台之中, 中間的月台(雖然是島式月台, 但只在東側設有3番線的編號)是"Morningliner"專用
平常時段並不會開放使用, 也不會有人在上面候車
 

來到東側的2番線候車
來到2番線候車  

豔陽下在軌道上工作的人員
 

候車的時間有點漫長, 連下一班特急都已經來了
話說這個號誌上顯示的"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號誌顯示著"ク"  

接下來要搭乘的是10:14開往芝山千代田的普通列車
 

這班列車使用的是芝山鐵道向京成電鐵租借, 四輛編成的3500形
列車往來於京成成田以及芝山千代田之間, 也就是京成東成田線與芝山鐵道線會直通運轉
往來京成成田與芝山千代田之間的列車  

由於是"ワンマン列車", 沒有列車長, 待在車尾拍照不會被擋到
待在車尾拍照好了

行駛了很長一段路程之後, 終於來到了分歧點
往成田空港T2的線路(京成本線)向右邊分歧了出去
緊接著兩條路線雙雙都要進入成田空港下方的地下區間了
本線和東成田線的分歧點 

列車中途唯一的停靠站是東成田, 看起來有點恐怖, 稍後再回來看這一站
接下來就是進入芝山鐵道線的區間了
看起來有點恐怖的東成田 

要前往芝山千代田的乘客雖然不多,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從成田空港下方的地下隧道鑽出來, 可以看到芝山鐵道線是單線
單線的芝山鐵道線  

列車抵達位在成田空港東南方的終點站
 

======

芝山千代田 (SR01)

本站為芝山鐵道線唯一的車站, 規模為高架一面一線
月台長度可以容納八輛編成的列車, 不過遮雨棚, 待合室都靠近軌道末端且長度較短
芝山千代田 (SR01)   列車停靠處接近軌道末端

站名標下方有京成電鐵的路線圖, 可以看到本站列車班次並不多
扣除早晨與傍晚會有直通京成上野或是淺草線的列車(八輛編成)
其它都是只開到京成成田的普通列車
 

來到1F改札口這邊, 看起來還有販賣一些芝山鐵道的商品
要注意的是芝山鐵道線不能使用IC卡, 如果是用IC卡搭車的話, 出站時需要補票¥220
然後站務人員會給一張補票證明
本站不能使用IC卡

距離列車折返還有一點時間, 出來站房外面拍一下
出來外面拍些照片 

芝山鐵道是1981年成立於千葉縣的一間第三部門鐵道會社
成立的原因是當初成田空港的建設阻斷了當地聯外交通, 因此希望藉由延伸京成本線來作為補償
不過這條總長僅2.2km的路線一直到2002年才開業, 距離最初會社成立已經有超過20年的時間
 

回程買車票, 一樣是¥220
 

來錄一段前面展望好了, 可以看到列車絕大部分時間都行駛在成田空港下方的隧道內


======

東成田 (KS44)

列車中途唯一的停靠站, 也是芝山鐵道線與京成東成田線的境界站
東成田 (KS44)

雖然從昏暗的燈光看起來有點恐怖
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對面還有一座沒開燈的月台, 總計有兩座島式月台, 一共二面四線
那是因為實際上本站在1978年是開業時的名稱是"成田空港"站, 因此才有這樣的規模
本站原是第一代的"成田空港"站

雖說有當時本站有"成田空港"之名
但因為T1的空間要給"成田新幹線"計畫使用, 使得本站無法直接設置在T1內
結果因為設在一個距離T1還蠻遙遠的位置
旅客需要走上很長的一段路, 或是透過巴士來接駁, 十分不便
後來由於"成田新幹線"計畫告吹, 京成電鐵得以利用原本"成田新幹線"的設施進入T2和T1
隨著新線通車並成為京成本線的一部份, 本站也在1991年改名為"東成田"
而京成成田到本站的路段也改稱為"東成田線"
現在本站只會使用到一座月台, 至於關燈的另一座月台是原本的特急列車月台
 

離開月台層, 眼前的景象還是一副年久失修的樣子, 很難想像這裡過去曾經是成田空港的鐵路總站
現在一副年久失修的樣子 

不過儘管看起來十分昏暗, 本站實際上是一座有人站, 也有完整的改札口
拿出芝山鐵道線的車票和之前的補票證明等等的東西, 說明自己是從日暮里上車的
當然為了紀念, 請站務人員幫忙在車票上蓋章後就可以帶走
事實上這是一座有人站 

出了改札口之後, 這裡應該算是大廳...?
右邊有一座手扶梯, 不過應該猜都猜到了 - 手扶梯是故障的
手扶梯其實是故障的 

倒是站內有一副值得駐足欣賞一下的陶板壁畫"曲水之宴"
陶板壁畫"曲水之宴" 

通往T2的聯絡通道, 看起來很像恐怖電影裡面的場景?
其實裡面還蠻涼快的, 只是因為有坡度的變化, 推著行李箱要上坡時還是會覺得累
往T2的通道 

終於來到T2, 結束了這一段東成田線與芝山鐵道線的探訪
通道長度有500m,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挑戰(自虐?)一下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