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湊齊Canon"窮人三寶"之後, 接下來兩年半多的時間, 防潮箱就再也沒長出新的鏡頭
雖然一直很想補上拍景必備的超廣角, 但這類鏡頭可是比"窮人三寶"全部加起來還貴得多
不管是最貴的Canon原廠, 或是其它Tamron, Sigma以及Tokina, 價位都讓我下不了手
一直到這顆不到萬元的"窮人的超廣角"出現, 終於有機會來試試此類焦段的效果了
透過網路購物, 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到貨了; 當然, 還是得另外買個保護鏡比較心安
有鑒於以前那些最便宜的UV鏡往往會在夜間強光源下帶來鬼影, 這次買個稍微好一點的
在參考網路上看到的評比之後, 決定買Kenko的PRO1D PROTECTOR(W)
打開包裝之後, 最令我意外的是竟然有本說明書
原廠遮光罩照例又是不知道在貴什麼, 所以當然是上副廠的
這顆鏡頭的大小和EF-S 18-55mm f/3.5-5.6 IS還蠻接近的
稍微大一點(濾鏡口徑是67mm), 重量也稍微沉一點
但和之前Canon原本的超廣角鏡頭EF-S 10-22mm f/3.5-4.5 USM相比, 規格上整個就是輕巧許多
雖然很多人批評塑膠感很重, 不過相對就直接回饋在價格上面
(九千多塊對兩萬塊, 整整差了一倍以上)
更何況這顆鏡頭還有IS的加持, 同時對焦馬達也是使用STM
所以雖然塑膠感很重, 光圈小一點又少掉對焦表尺, 我也覺得沒什麼
說到STM, 這是我還是頭一次見識到, 對焦時果然一點聲音都沒有(窮人大光圈則是無敵吵)
並且由於採用電子手動對焦環, 因此對焦環是可以無限轉下去, 並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只不過在相機關機未通電時不會有任何作用, 這點是和手上其它鏡頭最大的差異
好了, 廢話說完了, 來試試看實拍的效果
由於暫時想不到什麼其它景點, 所以就去大直橋拍拍看了
以下一律10mm端手持拍攝, 光圈開4.5, ISO開3200
刻意在夜間用手持拍攝, 就是想要試試IS的效果, 結果確實是蠻有用的, 甚至1/8秒的快門都不會糊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超廣角的關係, 讓手振的效應更不明顯)
同時也證明了保護鏡的選擇很重要 - 好一點的保護鏡確實不會帶來惱人的鬼影
另外10mm在Canon APS-C上等效是16mm, 而這種超廣角鏡頭在畫面邊角的地方變形是很明顯的
這種變形如果用得宜的話, 或許能帶來相當好的效果
而截至目前為止, EOS Utility還沒看到這顆鏡頭供機身使用的修正資料
不知日後會做什麼程度的改善
有了這顆鏡頭, 接下來應該會更有動力想要出門去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