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平台到齊了
雖然過去一直覺得"i7-2600K再戰十年"並不是沒有可能
而youtube上也有不少用i7-2600K比較歷年新款CPU跑遊戲表現的影片
即便是近年的多款新遊戲, 在超頻後確實還是能夠達到堪用的效能
但隨著這兩年AMD和Intel陸續推出的CPU
在考量效能提升幅度以及價位之後, 都已經來到可以考慮升級的程度
以及i7-2600K似乎開始顯出老態, 超頻後穩定度不若當年
最後在換換病終於爆發之下, 決定購入新的平台

原本當初剛入手i7-2600K的時候, 搭配P8Z68-V LX可以穩跑4.6GHz
雖說沒有再繼續往上測試極限, 但也覺得應該往下降一點來換取較長壽命
於是一開始都是以最高4.5GHz或4.4GHz的頻率在跑
後來沒多久把主機板換成P8P67 LE, 接著遇到某個很熱的夏天, 決定再把頻率往下降
之後就這樣一直以4.2GHz的頻率用到現在
(這邊也順便列一下在4.2GHz時的效能供參考)
i7-2600K@4.2GHz跑CPU-Z 1.96
和i7-10700比一比
i7-2600K@4.2GHz跑CPUMARK99

只是沒想到大約在半年前, 開始覺得效能有點不夠, 想要把頻率再往上加回去時
卻發現那句經典的台詞 - 回不去了!!
當頻率來到4.3GHz~4.5GHz的範圍時, 對CPU高負載的benchmark都沒有問題
但只要負載一降低, 例如看個youtube影片時, 便有可能突然"熄火"然後自動重開機
而且是頻率越高越容易中獎, 只能乖乖降回4.2GHz
期間做了不少實驗, 試著調整各種電壓(原本我都是Auto, 且把各種省電設定都打開)
但顯然是沒有什麼幫助

既然再也不可能透過超頻壓榨出更多效能, 那麼就只能升級新的平台了

雖然單純以CPU的角度來看, 4C8T的CPU應該是最有C/P的
但考量到玩遊戲上和其它應用上的綜合需求, 以及考慮未來性, 選擇6C12T的CPU才是目前的主流
而根據網路上各種評測資料, 列出目前這段時間最有C/P的三顆CPU和其優缺點分別如下:

1. AMD Ryzen 5 3600 + X570 or B550
優點: 綜合效能最為優異, 功耗不錯, 還可以繼續使用Windows 7
缺點: 從推出到現在約兩年, 價格一直都沒什麼降; X570/B550合意的板子極少且價位較高

2. Intel i5-10400F + B460 or B560
優點: 綜合效能雖不如3600, 但價位遠遠低了許多, 且遊戲上的表現不亞於3600, 低溫高效能
缺點: 主機板搭配B460, 則DRAM只能跑DDR4-2666; 搭配B560, 則第一個M.2槽無法使用
(因為價位是最主要考量, 所以不可能去用什麼Z490或是Z590)

3. Intel i5-11400F + B560
優點: 效能比10400F提升很多, 且有PCIe 4.0(雖然還用不到), 價位也比3600低了一張小朋友左右
缺點: 能耗輸10400F, 高效能是用高能耗換來的, 要得到最大效能必須解開能耗限制, 高熱耗電

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 另外還有自己對於新主機板的一些小堅持
1. 要有四個DRAM插槽, 免得哪天DRAM又不夠了還有升級的機會
2. 要有六個SATA插槽 - 因為我有一顆SATA SSD, 三顆SATA HDD, 以及一台SATA DVDRW
3. 要有兩根PCIe x16插槽 - 第二根是要用來接M.2轉板裝PCIe SSD的
(但明明主機板都會給M.2插槽啊? 只能說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容後再述)
4. 要有PS/2鍵盤孔, 因為不想換鍵盤並且多浪費一個USB孔

適逢挖礦潮正夯, 雖然顯卡都被"礦老闆"們掃貨
但同時也隨之出現要便宜轉賣的CPU, 主機板等"礦渣", 如果其中有屬意的產品, 入手就很划算

如標題所述, 最後我是選擇了Intel的Rocket Lake
但其實過去一年來, 在驚豔於AMD "Zen 2"架構的效能後, 一直都是以AMD的平台為升級目標的
甚至網路上還有不少關於如何讓Windows 7在AMD的X570平台上順利運作的討論
我也照著在公司的X570平台上實驗, 並且確認過可以運作
看起來升級AMD平台不但可以保留Windows 7, 而且還有很好的效能, 一舉兩得
至於為什麼最後"變心"選擇了Intel的平台
甚至有很多人會覺得有7nm製程的Zen 2架構不選
反而跑去用從2016年Skylake架構開始一直用到現在的14nm製程是很不智
但只能說, 一切都是價位上的考量
因此幾經考慮之後, 由於能夠以標價的2/3購入礦老闆轉賣的主機板, 再加上CPU價位先天差異
最後就放棄了較有升級性的AMD(之後還可以升級Zen 3架構), 繼續待在Intel的陣營
(雖然也是有礦老闆釋出3600, 但搭配的那些B450主機板完全不符前面提到的堅持...只好pass)
而在考量10400F搭配主機板上的限制(不管配哪張都很雞肋), 最後CPU是選擇了11400F
至於主機板的部分, 一開始就是兩張在選: 華碩的B560M-A和技嘉的B560M D3H
兩張剛好都有礦老闆轉賣, 最後是選擇了B560M D3H
(當然了, 繼續無痛使用Windows 7的夢想也落空了, 乖乖升級Windows 10...)

這次的主角們現身 - 口罩是買DRAM送的 XD
新平台到齊了

被許多人譽為最佳Rocket Lake CPU的i5-11400F
搭配的原廠風扇是全黑的風格, 不過我會繼續沿用Hyper TX3 EVO
i5-11400F
黑色風格的原廠風扇

拜Intel下放功能給較低階板子之賜, B560除了原生支援到DDR4-3600, DRAM也能超頻了
DRAM用的是十銓的VULCAN Z DDR4-3600, 目前看來是C/P很好的選擇
這次就直接催兩條16GB, 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有DRAM吃緊的情況吧?
十銓的VULCAN Z DDR4-3600

主機板是技嘉B560M D3H, 雖說是M-ATX規格, 但該有的插槽數量都有給足
另外有一點很特別的是 - 竟然有給傳統的PCI槽
不過之所以會選這張, 原因是它的第一個M.2槽能夠支援到22110的尺寸, 這點很重要
技嘉B560M D3H

板子給了很多輸出的介面, 不過很可惜11400F是沒有內顯的 XD
這張板子基本上就是"樸實無華", 沒有WiFi什麼有的沒的(反正我網路不快也用不到)
另外所有的USB3孔都是最基本的3.2 Gen1規格, 不過隨身碟速度也都沒多快, 沒差
(倒是背面這個Type-C就真的雞肋了 XD)
顯示輸出介面給不少

因為預算考量, 要繼續沿用舊的機殼
接著要來把舊平台拆下來, 順便清理一下已經滿是陳年灰塵的機殼內部
原本機殼內的亂象

服役了五年的1155平台, 辛苦了
退役的1155平台

新平台就位, 機殼內稍微整潔了一點點(?)
不過因為清理灰塵加上手路不是很順, 組裝當日竟然忙到半夜才搞定...
準備裝機了
完工

既然入手了新平台, 簡單測一下效能也是基本的

最新的CPU-Z 1.96可以辨識Rocket Lake
i5-11400F@CPU-Z 1.96

DRAM的部分, 直接開XMP並且配合GEAR 1跑DDR4-3600
DDR4-3600

主機板BIOS也因為手賤(?), 直接更新為當下最新的F4c版
話說感覺技嘉的BIOS功能好像沒有很豐富, 不過畢竟是低價的板子...
B560M D3H@CPU-Z 1.96

跑CPU-Z內建的benchmark, 就知道這次i5-11400F的效能到哪裡了
和i7-2600K@4.2GHz相比, 單執行緒和多執行緒的效能分別是141%和210%
甚至單執行緒的效能還可以和i7-10700相提並論
i5-11400F預設值跑CPU-Z 1.96 Benchmark

古早的CPUMARK99也拿來比一下, 分數是i7-2600K@4.2GHz的129%
i5-11400F預設值跑CPUMARK99

過去在舊平台受限於PCIe 2.0而被封印效能的PCIe SSD, 這邊也實測一下獲得解放後的效能
而雖然手上的SSD尺寸是比較長的22110, 但可以裝在B560M D3H的第一個M.2插槽
這樣原本搭配的轉板剛好可以搭配另外一張SSD, 裝在另一個PCIe x16插槽上
再加上另外還有一個支援尺寸2280的M.2插槽, 一共可以安裝三張PCIe SSD

先前在舊平台搭配Windows 7跑出來的成績, Seq Read/Write被PCIe 2.0卡住
NVMe SSD在舊平台上跑CDM

接著在新平台上跑出來的成績, Seq Read獲得解放
甚至Random Write效能也倍增 - 不過要提醒的是: 這個M.2是直接連到CPU的
也許顯示卡從PCIe 2.0解放為PCIe 3.0不太有感(看評測差距極小), 但SSD就真的很有感了
NVMe SSD在新平台上跑CDM

另外一張SSD, 用轉板裝在另一個PCIe x16測出來的成績
不過這一張由於die數比較少, 所以Seq Write和Random Read/Write會比較差是一定的
(話說前兩年有同型號的SSD以"洋垃圾"(?)的角色出現在市面上, 只能說我的不是)
另一張NVMe SSD

對了, 這兩張SSD都是企業級SSD, 只有純TLC, 沒有任何所謂SLC cache
所以請不要拿來和市面上零售的PCIe SSD比較效能, 那沒有什麼意義...XD

**********************************************************

最後講一下溫度的部分, 並且拿瓦特計實際量測耗電
要先說明的是: 目前都是用主機板預設值去跑, 沒有特別去解放CPU功率限制

一般只是上網打打文章的時候, CPU溫度低於40度, 整機的耗電在80W上下
而跑CPU-Z benchmark或是hyperpi, 全核心4.2GHz滿載的時候
CoreTemp顯示CPU溫度約在60度, package功耗約70W, 此時整機耗電約在180~185W
而且即使是連續滿載個幾分鐘, 也不會看到頻率下降, 可見目前的配置不會撞到"功耗牆"

雖然14nm的Rocket Lake被批評為高熱又耗電, 但從實測的數據看來其實也還OK
更別提和超頻過的32nm的Sandy Bridge相比, 耗電基本上少了三成, 整個省電很多
至於什麼解放功耗限制會衝上200W, 至少目前看起來還不需要去煩惱這件事情

**********************************************************

還記得十幾二十年前組電腦的時候, 同樣受限預算, 都是買幾乎最低階的CPU來超頻
那時候Intel為了市場區隔, 不但鎖倍頻且用FSB的差異來限制效能
但也使得低階CPU能夠透過拉高FSB, 直接搖身一變成為俗又大碗, 甚至打敗高階CPU的好物
(說著說著就懷念起當年Celeron 300A開始帶起的超頻風...)
只是這種同一代架構內"以下犯上"的可能性在進入Sandy Bridge時代後完全消失
Intel不但把CPU鎖倍頻, 連類似FSB的BCLK也幾乎不能調整
想超頻就乖乖買昂貴的K版CPU以及Z版主機板
(至於曾經曇花一現的Skylake非K版超頻...只能說有得必有捨, 不能當常態)
相較之下AMD就顯得大方許多, 只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定律早已確立, 不要再去想什麼以下犯上

在這樣的重重限制下, 超頻早已失去所謂的樂趣
何況超頻增加的高熱和高耗電也是一個問題, 而且要怎樣找出極限? 這個設定耐用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 久而久之其實就不會想花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面
不過隨著兩大廠之間的競爭和時代的進步, 消費者還是受益不少
像是前幾年要高檔的i7才有的4C8T規格, 現在兩千多元的i3就具備了
尤其網路資訊普及, 什麼配備有多少能耐都有人幫忙整理到好
大家只要懂得善用資訊, 就能夠依照自己的需求把錢花在刀口上

至於以前那些為了壓榨出最後一滴效能而做的超頻, 就全部都塵封在歷史中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Rocket Lake i5-11400F B560M D3H
    全站熱搜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