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了高松車站一帶, 自然也要拜訪位在附近的高松城
雖然如今高松城只剩下遺跡, 以玉藻公園之名對外界開放
但絕對是高松不可錯過的重要景點, 值得走上一回
玉藻公園距離高松車站非常近, 從車站步行到公園西門僅僅只需要數分鐘
位在二之丸跡西北側的西門
看板上寫著"史蹟 高松城跡 玉藻公園"
琴電的高松築港車站, 是琴電最北端的車站
很特別的是, 站房和月台就緊鄰著二之丸西側的城垣
草坪上大批覓食中的鴿子
玉藻公園的門票相當便宜, 大人只要¥200
如果是65歲以上的話則是免費, 且外國人也適用(出示護照讓工作人員確認即可)
從西門進來後是二之丸跡, 本丸跡則位在二之丸跡的南側, 兩者之間相隔著內堀
跨越內堀的鞘橋, 也是通往本丸跡的唯一路徑
從橋上望向西側的高松築港車站月台, 搭配兩側的城垣帶來一種很妙的感覺
東側和三之丸之間隔著內堀
高松城最初建造於豐臣秀吉掌權的16世紀末
今日看到的遺跡規模則是後來在江戶時代的17世紀中期, 由松平家所修建的
而當時所建造, 位在本丸東側的天守閣, 已經在明治時代的1884年拆除, 只留下天守台
過去天守台上曾經還建造過祭祀松平家初代藩主松平賴重的玉藻廟
但後來為了重新整修天守台而被拆除
雖然沒了天守閣, 但天守台的高度仍然足以成為公園內的制高點
本丸跡南側沒有路, 要前往其它區域必須循原路回鞘橋
走過鐵門跡, 這裡可以搭乘"玉藻丸"來遊覽內堀
可以注意到左手邊的旗子有著"鯛願城就"字樣, 取自和"大願成就"相同的諧音
玉藻丸載著乘客出發了
內堀東側的大片土地就是三之丸
接下來首先進入的是內苑御庭, 是相當幽靜的庭園, 不過當下似乎沒有水流
中途經過目前公園內規模最大建物"披雲閣"
北之丸有好幾座建物是現存的重要文化財, 包括左手邊的渡櫓和遠處的月見櫓
以及隱身其中的水手御門
沒帶窮人的超廣角來, 只能拍"特寫"
但後來發現城垣內側其實設有階梯可以爬得比較高
從這裡可以拍到月見櫓, 水手御門, 還有渡櫓全體合照
被移到外面的報時鐘
沿著內堀往南走
過去高松城天守閣的規模據說是四國第一, 地方上也為了復原天守閣而努力中
接著終於要來參觀位在三之丸內的披雲閣了
披雲閣最初在江戶時代是三之丸御殿, 不過原本的建物已經在1872年拆除
現在的建物則是1917年作為松平家高松別邸所建, 已經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現在披雲閣是免費參觀的(當然進入玉藻公園需要門票)
這時候也剛好遇到內部有得獎攝影作品展出
如果高松城天守閣復原的話, 搭配琴電的電車就會是這樣的風景
變成機器人的高松城!?
得獎攝影作品在"蘇鐵之間"內展出
披雲閣內部的走廊
位在披雲閣南面, 作為正門的櫻御門
原本的建物已經毀於二戰戰火, 現今的則是在2022年重建的
2F的展示室在周末例假日開放參觀, 但很可惜這一天是平日而無緣
位在公園東南端的艮櫓, 也是現存的重要文化財
很特別的是, 原本位在此處的應該是太鼓櫓(但已不存在), 而艮櫓是位在東之丸
後來艮櫓從東之丸遷移至此, 原址則建造了香川縣民大廳
參觀完畢, 經由東南側的旭門和旭橋離開公園
繞經公園東北側的縣民大廳時, 還能看到城垣的遺跡留下來
而艮櫓的原址就在這縣民大廳的後方
最後再從公園北側外頭填海造陸的水城通, 觀察月見櫓以及報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