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R東西線沿線有許多不容錯過的好地方
尤其緊鄰淀川河岸的造幣博物館, 呈現了日本自古至今關於錢幣的豐富史料與知識
再加上可以免費進入參觀, 是相當值得好好挖掘的寶庫

======

走過櫻宮橋, 繼續沿著曾根崎通前進,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造幣局製品販賣所
只是還沒參觀就先買紀念品好像怪怪的, 晚點再來吧 XD
造幣局紀念品商店

來到了造幣局正門
訪客需要在此先登記資料, 然後會拿到一個要夾在身上的小胸章, 等參觀完畢後再交回
造幣局

接著就可以沿著左手邊的道路, 朝著造幣博物館前進
這條道路是知名的櫻木花道櫻花大道, 在櫻花季時是需要預約才能進入的超熱門景點
當然現在不是櫻花季, 但是沿途有許多造幣局創立時期所留下的設施或紀念物, 值得一看


創業時的舊造幣局正門


創業時的瓦斯燈


曾任造幣局長的長谷川為治的銅像, 而其弟正是有"台灣鐵道之父"之稱的長谷川謹介


兩具創業時所使用的壓印機


眼前這座紅磚外觀的建物就是造幣博物館, 那麼就進入參觀了
造幣博物館

由於日本在幕末時代的貨幣制度混亂不堪
因此在明治新政府成立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決定要建設一座使用西洋設備的現代化造幣工廠
經過數年的建設後, 位在大阪淀川河岸的造幣局在1871年正式開業

1F大廳陳列著兩座模型
第一座是創業時(1870年代)的造幣局全景模型, 可以看到面積非常廣大, 達到18萬km^2之多
這時候還看不到造幣博物館這棟建築的蹤影


第二座則是現在從淀川對岸看到的造幣局景色, 可以看到造幣博物館出現在左手邊
這座造幣博物館原本是1911年建造的發電所
一直到了新的變電設施完工後, 被保留下來成為造幣博物館


建造於1876年, 原本設置在金銀貨幣鑄造場正面的大時計
至今仍然持續運作, 正確地顯示著時間


看完了1F大廳, 接著上來2F開始參觀


2F的主題是造幣局的歷史, 介紹了和造幣局有關的歷史人物們以及技術設備


解說造幣局歷史的影片放映區, 雖然是日語, 但左手邊的螢幕有各國字幕, 不怕看不懂
此外眼前這座金銀貨幣鑄造場的模型可不簡單, 會隨著影片放映的過程打開, 展示其精密的內部
至於內部有什麼玄機, 還是親眼來觀賞才會有感覺~
解說造幣局歷史的放映區

這一區展示著許多早年使用的儀器設備, 縮尺模型等等



加納夏雄負責製作新貨幣樣本, 這些是他的試作品


大野規周的天秤和計數器, 先前看到的大時計也是他的作品
 

久世喜弘的木雕龍, 在造幣局創業式當日作為煙火筒的裝飾


之前很好奇如何在那麼小的硬幣上做出精密的雕刻, 一直到看到這裡的解說才終於明白


新的¥500硬幣


這裡介紹了¥500硬幣是如何製造的, 不過沒有拍中間的幾段流程
硬幣的製造流程

除了流通的硬幣之外, 造幣局也負責製造紀念章等等


這裡有一些有趣的小遊戲
 

這機器會藉由分析諸元來告訴你投入的是哪一種硬幣
 測試硬幣種類的機器 

這個應該是利用重量不同的原理來辨別硬幣種類
但是...我放上去的硬幣竟然飛出範圍而掉到地上 @@
這個機構有機率會出包

接著來到3F, 主題是貨幣的歷史
接下來是古代的錢幣

來自海外的貨幣也在日本流通, 尤其是明代的永樂通寶


沒想到還有各式各樣的銀貨幣, 而且還都不是圓形的


不知道這大法馬金到底有多重


不同年代的大判與小判


江戶時代流通的寬永通寶


小判的製造流程模型


以現代的角度看古代的貨幣制度, 真的會頭昏眼花


最後這一區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紀念幣
也收錄了琳瑯滿目的各種紀念幣

花了一個多小時將全部樓層參觀完畢, 離開前到商店買了紀念品


由於先前參觀的過程中有看到一些泉布觀的資訊
因此在回車站之前, 先跨越曾根崎通來這裡看看, 可惜並沒有開放
 泉布觀 

旁邊的舊櫻宮公會堂很值得留意
舊櫻宮公會堂

雖然造幣局的金銀貨幣鑄造場早已不復存在, 但其正面玄關被保留了下來
舊造幣寮鑄造所正面玄關

這天舊櫻宮公會堂有包場活動
本日貸切

在旁邊的小庭園繞一下, 就準備回車站了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