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了三四年的Q6700, 最近也漸漸感受到時代的壓力
儘管平常已經是超頻跑3.33GHz or 3.4GHz, 仍與現在主流的CPU有相當的差距
既然閒著也是閒著, 不如趁著最近的天寒地凍, 再往上挑戰看看
和之前Abit的主機板相比, 現在這張Gigabyte的顯然超頻性更佳
儘管Abit的Softmenu採用絕對電壓值設定, 較Gigabyte的相對值設定要來得直觀
但Gigabyte所需的電壓顯然要低的許多
舉例來說, 當CPU跑3.4GHz的時候, Abit至少需要把Vcore拉到1.48V以上
但Gigabyte的Vcore則只要加到1.38V左右就可以
就像一般Q6x00 CPU的瓶頸, 其實3.4GHz已經是不要加太多電壓又可以穩跑的最佳平衡值了
再往上跑, 電壓增加的幅度會越來越高, MCH, FSB甚至DRAM也得加電壓(因為頻率也被拉高)
當CPU來到3.5GHz的時候, Vcore就需要拉到1.41V以上
最後在不斷加電壓的情況下, 終於看到3.6GHz - Vcore已經來到1.48V, 比3.4GHz時多了0.1V
這個數字已經和Intel 65nm C2Q系列SPEC規範的Vcore極限1.5V相差無幾了
而且這還沒有特別測試穩定性, 只是確認能跑過一些簡單測試
例如CPUMARK99(單核), superpi 1M(單核), hyperpi 1M(四核)
以及3dmark06的CPU測試(1920x1080, 4895分)
現在CPUMARK99終於可以達到500分以上了, 有點感動, 似乎已經可以看到i5 2400的車尾燈
不過事實上, 這個成績只比3.4GHz時多了不到6%, 付出的代價(電)還真不小呢
雖然之前一直逛二手相關看板, 一度想著要不要弄一組i5 2400來升級一下
不過後來想想, 如果要有明顯的性能提升, 也許要買i5 2500k或是i7 2600k並且狠狠的超上去
只是這種k版的cpu即便是二手價也是燒滾滾, 所以還是....先撐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