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這個似曾相識, 似乎在很久以前就出現過的標題, 絕對不是鬼打牆
那是因為原本使用了九年的Toshiba DT01ACA200開始出問題了
而之後入手取代它的, 也是同一個系列的產品 - 只是容量從2TB換成3TB
事情是這樣子的
前陣子某天下班回家開機時, 發現Dropbox突然跳出奇怪的錯誤訊息, 還要我登入
一開始還不以為意, 直到點開檔案總管後發現D槽竟然看不到內容
(當初DT01ACA200是分割成D, E ,F ,G共四個槽)
想說該不會是SATA線有問題還怎樣, 就重開機試試
結果在BIOS裡看到硬碟有正確地被偵測到, 接著有些錯誤掃描的訊息
但進入Windows之後仍然看不到D槽內容, 只能看到E, F, G而已
這時心頭涼了一截 - 因為很多重要的文件是放在D槽裡, 而且沒有另外備份 Orz
用CDI看了一下SMART, 可以看到05已經有值跑出來了
這是一顆使用了整整九年以上, 累積通電超過54000小時的DT01ACA200
有了之前S300的經驗, 儘管這次硬碟沒有怪聲, 但我就不敢再讓它關機斷電了
趕緊先將讀得到的E, F, G三個槽的資料分別備份出來
當然過程中不免遇到一些retry超級久, 甚至有少數幾個檔案讀不回來的狀況
但基本上除了很花時間之外, 過程還算是順利
開始備份後的三個小時, C5也有值了
接著又過了一天, 試著用chkdsk去掃D槽
很幸運地錯誤被排除, 這下終於可以看到內容並備份出來
而此時C6也已經有值了
另一方面, 為了取代這顆出問題的硬碟, 後繼者的選擇也是有點令人傷腦筋
就好像SSD開始有QLC的產品出現那樣, 傳統硬碟(尤其較小容量)也越來越多SMR的產品
那如果堅持想要使用PMR/CMR的小容量硬碟怎麼辦?
幸好Toshiba即便已經推出DT02的SMR產品線, 但原有DT01的CMR產品線仍然存在
只不過這時又出現另一個天人交戰 - 到底是該買DT還是MD的產品?
前者來自原本Hitachi在中國的深圳廠, 特色是安靜且較省電, 最大容量3TB
後者則是來自原本Fujutsu在菲律賓的生產線, 效能較高些且容量更大(4TB起跳)
因為網購沒有2TB的DT01ACA200可以選擇, 所以就只能選擇3TB的DT01ACA300
還記得這顆以前曾經有過特價$1999的樣子, 可惜這次沒遇上
而在準備送出訂單的當下, MD的6TB正在促銷($3999), 對照DT的3TB還要$25xx, C/P可謂狂勝
但考慮到之前同為菲律賓廠生產的S300/N300, 運作時的噪音實在有點明顯
再加上多出的幾TB容量好像也有點雞肋, 最後還是背棄了以往信奉的C/P, 再次選擇了DT
熟悉的外觀, 容量加大, 還是今年生產的
原本的DT01ACA200在拆下前再來讀一次SMART
有些數值真的變得怪怪的, 不知道如何解釋
最後是新硬碟的SMART, 一樣希望這顆可以活得長長久久
雖說能夠撐到九年, 通電54000小時, 看起來好像已經算耐用了
但手上還有一顆已經服役14年, 通電超過84000小時的WD6400AAKS仍在運作中
也許它的成就才是難以被超越的吧~
===============================
至於換下來的DT01ACA200要怎麼處理呢
也許過陣子有空的話先做一次完整格式化(整台寫0), 然後再想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