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houting/1666434253-2853280553-g_n.jpg)
在北湖送別了EMU400之後, 時間才接近中午, 想一想便決定留下來晃一晃
恰好過去站站停的行程只有到桃園市境內的新富, 位在新竹縣境內的北湖剛好是下一段的起點
本來想說新竹縣市的這一段要留待日後來個新竹內灣的行程一次搞定
不過擇日不如撞日, 既然來了就先別急著回去
[北湖車站]
現今是縱貫線南下進入新竹縣境內第一站的北湖
於2012年完工啟用, 距今剛好滿十年, 是一座蠻新的車站
那麼就從目送EMU400遠去的位置開始, 這裡是位在西側的2月台的南端
一般來說北上列車走2月台, 南下列車走1月台
不過從富岡機廠開出來往南下方向的列車也是會直接走2B月台, 然後再切到東正線
北湖車站有兩座島式月台, 而且長度都蠻長的, 要停靠PP自強號也不是問題
不過車站目前是甲種簡易站, 只有停靠區間車而已
車站最大的特色就是那靠近車站南端, 跨越兩座月台的巨大穹頂, 上方設有太陽能板
車站西南方不遠處就是山葉機車的新竹廠
月台上可以看到好幾處這樣的設施, 是地下連通道的天井嗎?
車站的燈箱
本站距離同樣是新設車站的新富只有1.5公里遠, 剛好都在桃園市和新竹縣的境界前後
月台的長度要停靠長達10輛的EMU900也是輕輕鬆鬆
2月台北端, 外側設有隔音牆, 而左邊岔出去的就是往富岡機廠的聯絡線
接著要走地下連通道前往對面的1月台
這個通往北端的連通道坡度緩而長度十足, 最終會連接到靠近南端的車站出入口
當然1月台這邊也是相同情況
從地下連通道走上來之後, 看到了一幅神奇的景象
這裡標示1月台的A側竟然是在內側靠近2月台的那一邊, 不知道是標錯了還是怎樣?
1月台上有些裝置藝術
從1月台北端更可以看清楚富岡機廠聯絡線(左邊)和相關的道岔配置
誤點的2154次區間車
從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楚看到遮雨棚有兩段, 猜測是後來延長加蓋的
從1月台往車站南方望去就可以看到中國科大湖口校區位在不遠處
感覺本站就是為了中國科大學生通勤而設, 先前月台燈箱也能看到有"中國科大"的標示
1月台外的東側倒是只有一片綠油油
看起來像是站房的設施位在1月台東南隅, 半地下化的設計, 高度比月台低了一層
(不過月台本身則是比周圍的道路還高出一些)
靠近月台南端, 剪票口內的付費區, 甚至還設有候車室, 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話說拍照的當下剛好聽到有位學生(?)和站務人員交談, 表明自己是客家人 XD
走出付費區後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地下廊道, 牆上貼有藝文展覽的海報
先來看看2月台外側, 也就是車站西側這邊的出口
感覺牆上北湖車站的字樣都要被樹蔭給遮去一大半了
出口外有一座機車停車場, 大家都很乖有把車停在這裡
除此之外附近好大一片區域之內是相當空曠的
接著來到另一邊東側的出口
原來這裡也設有候車空間, 牆上有列車資訊
看起來像站房的半地下化結構, 這裡的樓梯和無障礙坡道比西側的寬廣許多
站外的停車奇觀
從近距離看巨大穹頂
月台外牆上的歡迎標語
由於本站只有區間車會停靠, 區間快車則是快速通過
沒想到就在目送這1006次區間快離開之時, E339單機悄悄地從富岡機廠跑出來露臉了
而且停車的位置是在2B月台最北端
由於要搭著車剛好也來了, 沒辦法繼續探究E339的下一步動態
[湖口車站]
來到湖口中心區域的湖口車站, 剛好遇到對向一列EMU900要駛離
1月台北端往外看, 不過這樣的設計顯然是沒辦法讓人走到月台末端的
從這裡看得出來車站有兩座島式月台, 而且還設有對號列車用的乘車位置標示
不過根據時刻表, 目前湖口只有極少數幾班自強號和莒光號停靠
吊高高在半空中的燈箱
車站北端外頭有一片紫色的隔音牆, 相當醒目
站房是高架跨站式的設計
1A月台外側的大片空間放了不少生鏽的軌條, 然後...突然發現遠方有個小東西在動?
原來是一隻貓科動物啊~ 看耳朵似乎是剪耳過的
想說既然遇到了就加減拍一下, 結果一直在上廁所...XD
由南往北看月台與站房
舊款的燈箱?
位在靠近1A月台外側, 出現了疑似月台造型的設施
這應該是車站改建以前連接著站房的1月台遺跡吧?
1月台南端的景象, 看起來湖口車站的遮雨棚長度還沒有北湖車站的來得長
用長焦往車站北端望去, 可以看到有明顯的坡度
拍完這2164次就準備出站去晃晃, 話說擋風玻璃上的油膜好明顯
跨站式站房付費區內部
往2月台的門框有滿滿一片花的圖案裝飾
付費區外的走廊
這才注意到標示不是以前後站來區分方向, 而是以東西站來區分
售票處上方的看板訴說著湖口車站的歷史
其實最初湖口車站並不是設在此處, 而是設在湖口老街那邊
當然縱貫線在這一段的路廊, 過去也是走今日的台一線一帶
然而因為這一段坡度過大, 對於當年的蒸汽火車而言過於艱難, 於是最後改走今日的路線
從地圖上也可以清楚看到縱貫線自楊梅開始遠離台一線, 往北繞一大圈的走法
先來看看後站 - 或者說西站這邊
沿著樓梯往下走, 可以看到扶手旁的玻璃上有很可愛的圖案
可惜沿著樓梯走道看會被扶手擋住, 而從樓下往上看圖案卻又變相反的
車站西側外頭有個小廣場
這裡似乎是住宅區, 沒看到什麼商店, 只有滿滿的違停
接著前往東側前站這一帶, 看樓梯的設計就知道前後站的區分
車站1F是店面, 外頭如同西側, 也有拱門的造型設計, 不過數量較多(6 vs 4)
由於車站面寬還不小, 得退到馬路對面才勉強能拍得清楚點
不過看起來B016的16mm仍不足以應付這樣的畫面, 沒帶窮人的超廣角真是失策
另外附帶一提, 這裡的違停真的是多到誇張, 滿滿的到處都是
到附近的八方雲集飽餐一頓後回來準備搭車, 順便拍一下這個彩繪玻璃
疾駛而過的510次莒光號, 通過速度之快有點出乎意料
往月台南端望過去, 可以看到拐彎和下坡, 軌道看起來就像是沉了下去一樣
對向疾駛而過的271次普悠瑪號
由於湖口在接下來要一直到傍晚後才會有北上的對號列車, 所以就乖乖搭這2174次回家
幸好車上人還不多, 有位子可以讓我"度辜"到回家
======
印象中之前松山車站月台外側的牆壁都沒有東西, 這次才注意到有些照片可看
只能說EMU100真是令人懷念啊...(前些日子正在大量拆毀)
雖然中午在湖口已經吃過八方雲集
但回來後剛好是便當開始供應的時間, 那麼就來一份最經典的60元便當吧
不得不說這豆皮和滷蛋真的是無可取代的美味
這次因為時間和體力因素, 只逛了兩站就回家去
下一次站站停的行程應該就是新竹縣市全區其餘的車站, 包括內灣線和六家線了
而從時刻表看來, 這應該需要花掉兩天的時間,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成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