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法隆寺之後, 距離奈良就僅僅剩下三站之遙了
由於已經離開了生駒山的範圍, 路線開始往東北方前進
法隆寺之後的第一個停靠站: 大和小泉
雖說沒有要在這裡下車
不過從站名看來, 應該是已經進入了昔日"大和國"的範圍內了?
進入了高架區間, 前方的顯示幕上面秀出大大的數字"5"
列車即將進入最左側的這一線
======
奈良 (Q36 / D21)
列車停靠在最西側的5番のりば
行先表示已經改為回送・試運轉, 同時也進行乘務員交接
本站在2010年完成高架化, 現在已經是第三代的車站了
一共擁有三座島式月台, 3面5線的配置
月台北端
遠處看起來有三線, 實際上中間那線是引上線
站牌顏色是偏淺藍色, 並不是任何路線的代表色, 不知為何?
是因為月台有大和路線和奈良線列車共用的關係?
沿著4, 5番のりば往南走
月台南端
遠處往右的是大和路線往大阪方向, 往左分歧的是櫻井線
大和路線兩條上下行線之間也夾著一條引上線
穿堂層相當寬闊, 走起來的感覺很舒服
站內關於奈良線複線化工事的海報
過去原本是單線的奈良線, 20多年來進行了兩期複線化工程以大幅增強輸送力
最近的第二期是在2016年開工, 2023年完工
目前京都到城陽以及山城多賀到玉水這兩個區間已經完成複線化
關西本線在JR西日本轄下的非電化路段被稱為"關西線"
雖說是很想要來一趟關西線的旅程
但是JR西日本絕大部份的PASS都只能到柘植而不能到終點龜山
有點傷腦筋啊...
接著來到中間的月台(2, 3番のりば)
剛好一列往大阪的大和路快速出發
從這邊看月台南端的配線更清楚
4番のりば停靠著一列往來京都和奈良兩座古都的221系"みやこ路快速"
雖然看很多地方會因為"みやこ"可以寫成漢字"都"而直接翻成"都路快速"
但個人感覺"古都路快速"應該是更適合的翻譯
中間和東側的兩座月台間只有一線, 是為西班牙式月台的配置
列車停靠的時候會同時開啟兩邊的車門
不過要注意的是, 1番のりば是指最右邊東側那一面
那麼2番のりば右邊這一面是...沒有編號????
從這個角度看月台北端的配線
感覺有一段路基是直衝月台這個方向而來, 但是卻又斷掉了
不知道是不是從前高架化工事過程中留下來的痕跡?
出發前往京都的みやこ路快速
這列NC611編成也有先前在大阪東線看過的"泣いてもかましまへん"頭牌
即將從3番のりば出發的大和路快速
最後來到最東側的月台
可以看到只有右邊這一面標示著1番のりば
但是左邊和2番のりば相對的這一面卻沒有任何標示
那麼當有列車要進站時, 自動廣播會怎麼報? 答案是會廣播成"こののりば"~
227系1000番台擔綱的櫻井線列車
這一面牆有漂亮的色彩
這邊站牌的兩面顏色就比較合理了(?)
一面是大和路線的綠色, 一面是櫻井線的紅色
另外可以看出這座月台只用於往南(大阪或是櫻井線)的列車
燈箱也來比較一下, 不知道為什麼綠色會有深淺的差別
這一天看了很多次回送・試運轉的列車
再換個角度看月台南端
時間不太充裕, 就不等櫻井線列車發車了
出站走走順便覓食
來到付費區外, 天花板和柱子做成傳統風格的造型
眾人期盼的磁浮中央新幹線, 過去京都和奈良都在爭取設站
只不過目前只有名古屋以東是已經確定的路段
名古屋到新大阪之間的路段則不知道會等到何年何月
車站東口一帶, 眼前就是先前在月台上看到的彩色牆面
爭取磁浮中央新幹線的看板
雖說名古屋以西的路段還沒有確定, 不過據說JR東海是屬意經過奈良
由圖中可以看到, 在名古屋和新大阪之間, 三重縣和奈良縣會各設一站
車站西口
建於1934年的第二代奈良站舍, 外觀像座寺院
第二代站舍在車站高架化退役後被保留了下來
現在成為了奈良市總合觀光案內所
內部還做得很有氣勢呢
和遷都君相比, 感覺在JR的場合裡面比較少遇到鹿麻呂君
不知道哪一位人氣比較高?
該繼續前往下一站了, 回到月台上
此時出現在月台上的不是大和路快速的221系
而是奈良線普通列車的205系1000番台
其實現在就路線意義上的"奈良線"而言, 是只有包含京都到木津這一段
而木津到奈良這一段則屬於關西本線
因此就有了"奈良に行かない奈良線"的有趣說法(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橫濱線)
不過若以運轉系統而言, 所有奈良線列車
包括普通列車和"みやこ路快速"都會直通到奈良
如此也多少彌補了大和路線在奈良以東班次稀少的缺點
擇日不如狀日, 機會難得就趕緊上車吧
記得前幾年到大阪的時候, 還能在阪和線看到天藍色塗裝的205系
如今要看到205系就得到奈良線了
尤其JR東日本的205系在過去幾年大量退役
雖說不少列車在印尼展開第二春, 但在日本國內確實已是所剩不多
一樣抱著且搭且珍惜的心態來搭乘
就內裝而言, 205系和201系實在是十分相似
(畢竟可以說是以201系為基礎的更經濟版本)
也許當201系全數退役後, 還能靠著搭乘205系來緬懷(?)
======
平城山 (Q37 / D20)
僅僅搭了一站就下車, 然後目送列車離去
月台北端
兩座側式月台加上一座橋上站舍, 簡簡單單的車站
站牌一樣是淺藍色的, 看來應該是路線重疊區間的關係吧?
話說如果光看站名的發音"ならやま", 直覺上會以為漢字應該寫成"奈良山"
不過實際上漢字卻是寫成"平城山", 這是很有歷史的地名
(有趣的是, 如果輸入法單輸入"なら"並不會得到"平城"的結果)
站牌燈箱的顏色就是大和路線的綠色了
月台南端
可以很清楚看到上下行兩線有明顯的高低差
目送對向的列車出發
同樣是205系, 和方才搭乘的1000番台不同, 這一列是0番台
一個是JR時代的產物, 一個是國鐵時代的產物, 兩者外觀上看得出差異
接著上去站舍看看
小小的橋上站舍, 可以看到付費區的空間不大, 左邊是改札口
出站來到付費區外, 感覺這邊空間大一點
是說前面那位阿伯似乎覺得我在偷拍他的樣子...Orz
從高處可以拍攝列車, 可惜架線柱剛好就在眼前
難以發現的站名標示
之所以會想在這裡下車, 就是因為車站東側這座站外跨線橋
這裡有一座車輛基地, 也就是吹田總合車輛所奈良支所
一字排開總共有15線之多, 相當壯觀
跨線橋北面則是這樣
關西本線的位置則在更西側
通過本站不停車的みやこ路快速, 是先前看到的NC611編成
原來京都側是慶祝奈良線第二期複線化開業的頭牌
同樣是221系的大和路快速終於現身
這次要一路搭到終點加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