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熊本展開了一路往北的在來線之旅
雖說一般手上有鐵路周遊券的"正常"的遊客應該都會去搭新幹線
而不會這麼無聊, 花大把時間搭乘不太舒適的在來線通勤電車
不過總是會有想不開的人...(?)
終於快下車了, 再來拍一下821系乘務員室附近
如果單純只算通勤電車的話
這一班車大概是整個旅程之中搭過最久的了
從上車到下車, 總計花了將近一個小時
======
大牟田 (おおむた, JB27)
這裡是列車終點銀水的前一站
話說北上列車大多以銀水或是鳥栖為終點, 而甚少以大牟田為終點
從電光揭示板中看到了SL人吉的資訊, 不過並沒有要在這一站"堵"他
另外可以注意到相較於博多, 這裡的列車長度很短, 都是兩輛或三輛
站牌上面出現了JB27的車站編號, 與博多的距離拉近了
其實的確會有列車往來本站與博多甚至門司港間, 不過很少就是了
另外可以注意到站牌下面畫著龍的圖案
除了JR九州之外, 還有西日本鐵道也在此設站
JR九州的月台位在車站東側, 目前有島式和側式月台各一座
島式月台(2, 3番のりば)北端
右手邊是側式的1番のりば
西側遠處是西日本鐵道的月台, 和JR之間寬闊的地帶有好幾線軌道
這些軌道應該是JR的, 不過看來早已經不使用了, 附近的草長得有夠高
可以注意到月台到這裡有個下降的坡度
開往鳥栖的815系
接著往月台的另一端前進
車站有兩座跨線橋, 一座是站外連接東西口的, 一座是站內(JR)的
超長的月台及遮雨棚, 一般兩三輛的通勤電車不會用到這一段
也許只有開到博多或是門司港的列車才會比較長...吧?
月台南端, 這種架線柱的位置也沒有封閉起來, 但是就不過去了
車站的東南側堆著一大堆貨櫃
這是JR貨物的"Off-rail station", 或譯為"線外貨運站"
功能是將貨物透過卡車運到當地的鐵路貨運總站(此例為鳥栖)
木製的遮雨棚, 看來頗有年紀的感覺
遠處的西鐵電車
和先前看過採用1067mm窄軌的貝塚線不同
西鐵主力的天神大牟田線系統採用的是1435mm標準軌
跨線橋上的蒸汽火車畫像
看起來和SL人吉有關, 但號碼卻是18914, 不知有何典故?
來到1番のりば, 眼前出現巨大的龍頭
還記得在新幹線的新大牟田得知"大蛇山"是當地知名的慶典
看來這裡展示的是只要揮揮手就會動的大蛇(?)
只是...下方螢幕怎麼有Windows XP程式當掉的訊息 @@
月台上的圖畫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對面月台多次墊高的痕跡
南下開往荒尾的821系
大牟田當地也曾經有煤礦產業
月台上擺了一顆巨大的"燃える石"展示
車站東口
站外跨線橋, 連絡東西口
橋上設有JR的改札口, 可以通往站內的跨線橋
可以看出站內的腹地有多麼廣大
西鐵的站房和改札口位在西口這裡, 月台是終端式的
早年曾在大牟田市區服務的大型轉向架式路面電車204號
在轉戰各地多年, 退役遭棄置之後, 終於被大牟田市民帶回來
從外觀看來整理得不錯, 目前是當成店面來使用
回到月台候車, 此時終於看到遠處西鐵的特急列車
開往鳥栖的821系來了, 繼續前進
======
運氣很好, 中午時段沒什麼乘客, 剛好可以輕鬆拍攝車廂內部
車門的開關按鈕很顯眼, 而且竟然還設有垃圾桶
另外可以注意到車門邊有KURO的防夾手圖案
座席顏色也是琳瑯滿目
無障礙空間
蠻有質感的隔板
透明貫通門的設計很棒, 把通勤電車的質感提升許多
======
許多列車的終點銀水, 有座看起來很古典的站房
離開大牟田市區之後, 沿線又回到了鄉村的景色
======
筑後船小屋 (ちくごふなごや, JB21)
第二次來到本站, 不過前一天沒有進入在來線這邊
剛好遇到列車交會
月台北端有個彎道
兩輛編成的電車停靠在可對應九輛車的月台, 帶來很大的反差感
對面的新幹線站房
站牌上面的圖案真的是溫泉
和新幹線的站房相同, 在來線也是有軟銀鷹的巨幅廣告
月台南端
跨線橋
身為一個無人站, 只吃IC卡也是很合理的
(拿鐵路周遊券磁卡的人會不會被旁觀者當成不正乘車啊? @@)
還有一間待合室
在來線站房外觀
站牌上面的溫泉圖案, 可是真有其事 - 船小屋炭酸溫泉
回到月台上候車, 自動廣播響起 - 明明下一班車還早啊?
結果是SL人吉通過!!
趕緊也用手機錄了一段, 還好沒搞砸
繼續前進, 下一班車依然是821系而不是815系, 只能說和821系太有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