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列車交會
從岡山要搭火車到總社, 除了有直通山陽本線的伯備線列車之外
另外還有一條非電氣化的吉備線可以選擇
不過如果在月台上觀察列車資訊, 是不會看到"吉備線"這個名稱
因為JR西日本為這條路線取了一個很特別的暱稱 - 桃太郎線

吉備線最初是私鐵"中國鐵道"(現在"中鐵巴士"的前身)為了連絡岡山與高粱川的船運
而於1904年開業的路線
之後在1925年通車至現在的總社車站, 並於1944年二戰期間收歸國有化
而到了2016年, JR西日本導入路線代號"U", 粉紅色的代表色, 以及"桃太郎線"的暱稱
因此現在車站內的路線和列車資訊都只會使用"桃太郎線"這個名稱

======

總社 (U10)

旅程從總社的0番のりば開始, 列車已經停靠在月台旁


列車都是由兩輛氣動車組成
這次是兩輛只在單邊設有運轉台的キハ47, 構成兩輛編成的列車也是剛剛好
塗裝則是統一為被稱作"首都圈色"的朱色


總社端的キハ47 29
兩輛キハ47形


岡山端的キハ47 85
因為是ワンマン列車, 車門旁有機器可以抽取整理券



拍得差不多了, 準備上車


設在車門旁, 提醒後門乘車前門下車的牌子


車內在運轉席後方的空間, 有因應ワンマン而設置的回收箱及兌幣機


偷窺一下運轉席


除了車門兩側, 車內配備的是橫座椅


橫座椅是固定的"box seat", 也就是相親座
和115系的差別在椅背最上面沒有套上大片的白色枕巾


如同之前在九州搭乘過的キハ147, 雖然裝設了冷氣機, 電風扇也還留著
(不過岡山這裡的列車外觀保養要比九州好多了)


只是試著去按下開關...嗯, 沒有反應
電風扇似乎開不了(?)

錄了一段從總社出發直到抵達東總社的車窗錄影
很有趣的是, 在列車出發後以及到站前的車內自動廣播
都會先來一段大家很熟悉, 桃太郎歌曲開頭的"So~ La So So Mi~ So So Mi Do Re~"


======

東總社 (U09)

在列車出發後的第一個停靠站就下車, 因為要去備中國總社宮走一走
東總社

先目送列車出發


站內有兩座位在小彎道上的側式月台
雖然月台有相當的長度, 不過現今一般都是兩輛編成的列車


站牌


月台東端


站內有一座跨線橋


桃太郎線沿線車站似乎都有這樣的"昔ばなし"看板, 描述和當地有關的傳說或是歷史
在總社市東南方和岡山市的交界處附近有好幾座古墳
不過看板內提到的"こうもり塚古墳"其實離下一站"服部"還稍微近一點
另外因為看板應該是很早就有的緣故, 可以注意到裡面使用的還是"吉備線"的名稱


往岡山方向的1番のりば, 月台上設置的待合室


站牌燈箱...? 不知道會不會亮


月台西端


從跨線橋上俯瞰



站房上的站名標示字體看起來很有歷史的痕跡
除了頭尾的岡山以及總社兩站之外, 桃太郎線中間的八座車站都是無人站


話說在準備出站的時候, 突然遇到兩位美少女前來問路
看了一下她們手機上Google地圖的文字, 原來是泰國人
而她們要前往的地方其實是位在車站西南側不遠處的藥師寺慈惠病院
只不過交談之下, 發現相較於英語, 她們反而比較熟悉日語的感覺
(推測應該是來日本留學吧? 結果她們還驚訝原來我不是日本人)
雖說自己日語講得很糟, 有點怕她們搞不清楚要怎麼走
但因為病院和備中國總社宮的位置在反方向, 時間有限就沒有帶她們過去了 @@

參觀完備中國總社宮回來, 天氣變得相當冷, 而且竟然還開始飄起雪來了!!
走在跨線橋上的時候, 忍不住試著用影片記錄一下飄雪


距離下一班列車還有一點時間
這樣想想, 也許先帶那兩位女孩去病院都還不是問題(?)


列車依然是キハ47



======

中間經過了兩站沒有下車, 不過還是稍微提一下

服部 (U08)

本站是距離傳說中溫羅所在的"鬼城"最近的車站
(但其實鬼城位在車站北側的山上, 離車站還是有好幾公里遠)


足守 (U07)

來到本站表示回到了岡山市的境內
當初羽柴(豐臣)秀吉在對備中高松城發動水攻時, 築堤的北端就在本站附近




下一站準備下車



======

備中高松 (U06)

本站差不多是整條桃太郎線的中間點
備中高松

月台西北端, 雜草還蠻多的


如同站名, 本站是距離日本歷史上有名的"備中高松城"最近的車站
不過備中高松城早已不存在, 僅有一些遺跡留下來


對向開往總社的列車也進站了, 列車在此交會
可以注意到對向列車是兩輛キハ40

遇到列車交會


繼續來拍攝車站內部
月台東南端


月台上的燈籠


常見的兩座側式月台配置


對面2番のりば遮雨棚下有一個"最上稻荷"的牌子
"最上稻荷"是日本三大稻荷之一, 本站是距離最近的車站


充滿地方路線味道的跨線橋



本站的"昔ばなし"看板主題呼應站名, 講的就是秀吉對備中高松城的水攻
似乎是吉備線每一站的特色

車站附近高松農業高的學生作品
可以看到底座是前方後圓的古墳形狀



雖然有改札口設備, 不過依然是窗口緊閉的無人站



時間有限, 這次唯一能夠來參觀的, 就是離車站不遠的最上稻荷大鳥居
這座完工於1972年的大鳥居真的相當巨大, 不時會有人開車前來拍照留念

最上稻荷大鳥居




走回車站準備完成這次的旅程
其實接下來兩站"吉備津"和"備前一宮"附近都有很值得參訪的神社
但因為稍後還要衝其它路線的行程, 桃太郎線的部分就只能先打住, 等下次來再補完


這次來的列車是兩端都有運轉席, 可以單輛獨自運轉的キハ40
不過列車依然是由兩輛車組成, 而且就是先前在車站內交會的對向列車編組


話說キハ47的座椅是box seat
但キハ40的卻是一字長條椅, 完全是通勤用的配置, 相當特別
另外可以注意到吊環不只是設置在兩側靠近座椅的位置, 連走道中間也會有



======

岡山 (U01)

列車來到終點岡山車站, 停靠在桃太郎線專用的10番のりば
回到岡山



這座氣動車限定的月台雖然算是特別, 但在這邊就先不多著墨了
不過電光揭示板上面顯示的"桃太郎線"還是要放一下


======

話說之前有看到網路上關於想要把桃太郎線LRT化, 以提高使用率的想法
但根據搭乘時的觀察, 列車班次間隔較長, 且僅有在備中高松到岡山之間的乘客才算多
這樣看來LRT化也許不是一個好選擇...?
arrow
arrow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