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houting/1717512716-1790057211-g_n.jpg)
以往來到日本旅遊, 除了鐵道博物館之外, 幾乎很少會進入博物館參觀
因此這次為了稍微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
決定在這第二天的觀光循環巴士旅途結束前, 來到新潟市歷史博物館
補充一點人文史地等相關知識
參觀完舊小澤家住宅之後, 看了一下時刻表, 發現接下來的班次還要等一段時間
由於距離不到1km, 加上雨勢還能接受, 決定乾脆走路過去
步行了十來分鐘之後, 來到了位於新潟港一旁的公園內
在公園西側的這棟帶有歐式風格, 設有瞭望台的建物是"舊新潟稅關廳舍"
所謂稅關就是海關的意思
作為最初被西方要求開港的五座港口之一, 新潟於1869年興建了這座稅關廳舍
之後一直使用到1966年, 停用後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位在舊新潟稅關廳舍旁的另一棟建物"石庫"
原本和稅關廳舍同樣建於1869年, 作為保稅倉庫使用
不過後來因為老朽化而拆除, 現在的建物是1982年重建的
目前稅關廳舍免費對外開放參觀
內部陳列了一些簡單的介紹還有農具, 要進入的話需要脫鞋
至於石庫則沒有開放
佐渡汽船旗下, 使用於新潟-兩津航線的汽車渡輪"ときわ丸"正準備出港
由於公園就位在新潟港邊, 因此可以就近欣賞大船出入港口的大魄力
(雖然還是下著雨且海風很強, 拿著雨傘總是提心吊膽)
對面的朱鷺展覽館
同樣位在公園內的"舊第四銀行住吉町支店"
這座銀行建於1927年, 之後一直營業到2002年, 然後從住吉町移築過來港口邊
內部也是免費開放參觀, 不過因為剩餘時間有限, 這次只能忍痛跳過
那麼就趕緊回到正題, 要來參觀新潟市歷史博物館了
根據導覽手冊, 博物館的外觀是參考了第二代新潟市廳舍的設計
新潟市歷史博物館的門票非常便宜, 大人只要¥300
而且一樣憑觀光循環巴士一日券還可以打八折, 變成¥240
可以注意到門票上還有個大大的副名稱"みなとぴあ"
"みなと"的話很簡單, 可以是"湊"或是"港"的意思
不過"ぴあ"又是什麼? 雖然官網的英文標示寫著"MinatoPia"
但個人猜測應該和高雄的駁二一樣, 都是"Pier"的音譯, 也就是碼頭的意思
首先來參觀位於1F的特展
這一期的主題是"新潟美人與花街"
所謂"新潟美人"一詞, 是對於江戶時代以來新潟的遊女或者藝妓的稱呼
而特展內容就是介紹歷史上的新潟美人和她們所活動的舞台"花街"
從江戶時代到明治初期
在鐵道沿線的景點介紹裡, 也有新潟美人的蹤跡
大正時代的1915年新潟美人總選舉, 票選出的新潟十美人肖像
藝妓所使用的道具
從大正時代進入昭和時代
接著上2F參觀常設展
常設展的內容是以新潟的地理與發展史為中心
"新潟"這個地名最初出現於16世紀初的文獻
雖然名稱的起源已不可考, 甚至還有從"新方"(發音相近)轉來的說法
不過若從地形的角度來看的話, 使用"潟"這個字似乎蠻合理的
目前發掘到的最早歷史遺跡是距今數千年前的繩文時代
當時的人們過著漁獵的生活
隨著時代進展, 從漁業到貿易, 海洋始終是新潟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而到了戰國時代, 隨著信濃川左岸(今日的新潟島側)的湊町出現
新潟開始成為軍事與經濟上重要的爭奪點
原文感覺是文言文(?) 很難讀懂
說到新潟的發展, 就不能不提到北前船
新潟祭典
時間來到幕末的1858年, 新潟成為五座被西方列強要求開放的港口之一
不過實際上真正對外國開放是在1869年的事情了
1886年竣工, 橫跨信濃川的初代萬代橋
不過該橋在1908年毀於火災, 今日的萬代橋已經是第三代的橋樑了
時間廊最後來到20世紀初
相較於前面所參觀著重於信濃川出海口一帶"湊町"的部分
這一區則是在描述蒲原平野的開墾
參觀完常設展, 剛好趕上影片播放時間, 這次播放的影片是"黑鳥傳說"
內容是關於平安時代, 為了解決在越後國作亂, 懂妖術的傳說人物"黑鳥兵衛"
源義綱起兵與之對抗並且最終破了妖術, 打敗黑鳥兵衛的故事
(雖說當下沒有其它人來觀賞, 完全是包場的狀態, 不過裡面沒有開空調...實在很熱)
離開前到"體驗廣場"瞄一下, 感覺是可以讓小朋友動手作的場所
======
搭上這天的最後一班觀光循環巴士
不過這時決定不回車站, 而是大膽地在"ピア萬代"下車
這最後一班車是"What's Michael?"特殊塗裝巴士
內裝以及外面塗裝都有許多貓咪, 但因為人太多, 只能下車後趕緊勉強拍一下
而之所以在這裡下車, 是因為想要去朱鷺展覽館看看
當中的萬代島大樓設有免費的觀景台, 從上面看下來的視野應該不錯
只不過觀光循環巴士的路線並不會開到該處, 必須自行步行一段距離
結果很不巧地, 這天傍晚的風雨簡直跟颱風沒什麼兩樣
數百公尺大約十分鐘出頭的路程, 走起來卻萬分痛苦
還好平安到達, 可以直奔31F的觀景台了
31F觀景台的內部空間還蠻寬廣的
只不過很可惜因為外頭下著雨, 不但玻璃都是水痕, 能見度也很糟糕
再加上玻璃本身的反光...拍出去的效果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Orz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 畫質差歸差, 至少天還是亮的, 還是試著多按些快門吧
最後一定要記錄一下這天的晚餐
尤其是這個只要¥321, 比臉還要大的雞排, 真的大到差點吃不完
(反觀台灣那些賣到要台幣破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