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次新潟的旅途中, 雖然只有兩天的時間有搭到火車
不過幾乎每天的行程都和新潟車站有關聯
儘管時間並不是很充裕, 但還是利用這兩天乘車前後的空檔
稍微觀察了這座越後地方的樞紐車站
在最初"北越鐵道"(現在信越本線的直江津到新潟路段前身)開通的1897年
當時新潟市並非今天的規模, 市街地位在信濃川的左岸
由於跨越信濃川需要建造鐵橋, 因此原本在新潟端的總站設在信濃川右岸
但也不是在今天新潟車站的現址, 而是在東北側靠近新潟港的沼垂
到了1904年, 靠近市街地的初代新潟車站才終於設立, 位置在現址西北側
而該初代的車站一直使用到二戰之後的1958年, 才轉移到設在原本是貨物支線上的現址
======
第二天的一早, 時間不是很多, 只能在乘車前加減看一下
靠近在來線月台的北口, 目前正在進行整備事業
現在的高架車站是在2018年第一期開業, 2022年全部完工
地面車站時代的跨線橋, 還沒完全拆除
靠近新幹線月台的南口
前面這一片廣大的區域原本是車輛基地
而且一直存在到上越新幹線開業後九年的1991年才拆除, 並於十多年後開始整備事業
新幹線與在來線各自的東改札口
原本站內只有上越新幹線是高架月台
之後在來線高架化提高到和新幹線相同的高度
其中腳下所在的1番線於2022年完成高架化切換, 是在來線高架化的最後一塊拼圖
在來線月台一共有三面五線, 由北往南排列編號為1~5番線
早上的信越本線列車, 由E129系A編成與B編成各一組所組成
本站有一項特點
在來線的5番線和新幹線的轉乘月台(對應11番線)為同一面月台的兩側, 中間設有轉乘改札口
特急列車"いなほ"會停靠在5番線, 旅客能夠在同一平面直接進行新幹線與在來線的轉乘
1, 2番線東端
在新潟車站看到僅僅兩節車廂的列車, 而且還是回送列車, 蠻特別的
======
傍晚回到車站, 幸好陽光還沒消失, 還可以東看西看一陣子
從5番線出發的信越本線列車
要不是看到這一幕, 之前都一直以為5番線是給特急"いなほ"專用的
本站是三條路線的起點或終點
往西是越後線(白山方向), 往東是信越本線(越後石山方向)以及白新線(東新潟方向)
許多列車會在不同路線間直通運轉, 而不以本站為終點站
下車的位置是在4番線, 就來看一下腳下的3, 4番線
這座月台是在來線最長的月台, 明顯比另外兩座要長了一截
從新津出發, 抵達本站後再調頭開往村上的普通列車
從這裡看東端遠處的視野比較好
可以看到線路有往平面下降的趨勢, 而且這一段是四線並行, 相當壯觀
再來個5番線平行轉乘改札口特寫
資訊清楚的電光揭示板,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路線
(藍: 信越本線, 綠: 越後線, 粉紅: 白新線)
1, 2番線的列車是開往相反方向的
很顯然並沒有哪一座月台的列車就是往哪個固定方向的設定
月台最西端是無障礙電梯, 不過視野並不會受到阻礙
2番線開往內野的列車出發
西端也比另外兩座月台突出了一截
也許是空間有限, 本站構內並沒有留置線
不過車站西側約1 km設有四條留置線, 猜想回送列車應該是要開到那邊
難得4, 5番線都沒有列車, 可以拍一下5番線的全貌
加上之前的照片, 可以看得出來轉乘改札口在月台的東西兩端各有一處, 中間則沒有
同樣是停靠2番線, 這一列是開往信越本線, 方向和前一列往越後線的相反
新幹線轉乘月台和5番線的電光揭示板列車資訊, 看來兩班車在時間上有些差距
一般的轉乘改札口附近
======
最後在第三天傍晚再來補一些照片
適逢下班下課時間, 月台上人來人往, 幾乎每座月台都有列車
運氣真好, 先前在中島跨線橋上看到, 由E653系1000番台擔綱的特急"いなほ"10號
在抵達終點新潟後, 竟然還停靠在5番線, 因此趕緊更換月台, 衝到4番線這裡來拍照
標準"いなほ"色的U-105編成
還好衝過來的直覺是正確的, 因為列車馬上就回送開走了
能夠近距離捕捉到"いなほ"的身影, 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最後從外頭看一下寬廣的車站南口, 很難想像這裡在數十年前是車輛基地
在新潟的最後一個晚上, 同場加映晚餐的炒飯便當, 非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