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到了大阪市西端的宇宙廣場之後, 因為時間不太充裕
只能放棄出站晃晃的念頭, 繼續往下一條路線前進
而接下來要搭乘的路線, 是在大阪地下鐵之中較為獨特的"南港港城線"(南港ポートタウン線)

在大阪地下鐵現今的九條路線當中
最早的六條路線是高運量路線(包括與阪急直通, 採用架空電車線供電的堺筋線)
最新的兩條路線(長堀鶴見綠地線以及今里筋線)則是採用線性馬達的迷你地下鐵
唯獨南港港城線自成一格, 採用的是被稱為"新交通"的AGT系統

貫穿大阪南港一帶, 並在兩端能夠轉乘其它地下鐵路線(中央線與四橋線)的南港港城線
在1981年開業時, 只有中埠頭到住之江公園的路段
而之後在1997年開業, 宇宙廣場到中埠頭的路段則屬於"Osaka Port Transport System"
被稱為"ニュートラムテクノポート線"
和中央線的發展相同, 這一段後來在2005年被編入南港港城線, 由大阪市交通局營運

======

宇宙廣場 (コスモスクエア, P09)

本站是全地下車站, 下層月台是中央線, 南港港城線的月台則位在中央線月台上面一層
之所以這樣設計, 個人推測應該是為了轉乘上的便利性
否則若本站如同南港港城線的其它車站也做成高架月台的話, 轉乘會很費時

才剛從中央線月台上來, 右邊的列車就剛好出發, 來不及捕捉
上層是南港港城線月台

電光揭示板顯示月台兩側編號分別是3, 4番線, 接續了下層中央線的1, 2番線


雖然隔著全高式的月台門, 但大致上還是能看到200系電車前方的輪廓
2016年導入的200系是南港港城線目前唯一使用的車款, 每一組都有獨特的塗裝
這一組是最新的第21編成, 有著黃色的"老虎色"
此外由於是無人駕駛的AGT, 車內並沒有配置司機與列車長
200系電車

來到列車的另一端, 就知道小朋友為什麼會坐在那邊了, 視野還真不錯(雖然還在地下段)


這種AGT的車廂空間真的相當迷你, 只在車廂中間設有一對車門
座椅的配置是一邊長條椅, 另一邊則是單一橫坐椅
雖然座位會少一點, 但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可以讓中間走道多一點站立空間


======

貿易中心前 (トレードセンター前, P10)

雖然才搭一站就下車, 不過列車每十分鐘就有一班, 不用擔心班距太久
總之先來目送列車出發, 這個視野還不錯


對向的列車是"紫陽花"塗色的第8編成
貿易中心前

南港港城線的月台層差不多都長這個樣子
封閉的高架島式月台, 兩側設置了全高式月台門


往下一站中埠頭方向, 因為線路要跨越大阪府咲洲廳舍連絡通路, 所以爬高又降低


往宇宙廣場方向, 從地下鑽上來的坡度非常明顯


時間不是很充裕, 所以只能稍微出站看一下


"小貓熊"塗色的第20編成
目前200系電車都是四輛編成的長度, 月台則有六輛的空間(想到台北的文湖線)


"貓熊"塗色的第19編成 - 從正面看過去真的很像一張臉


本來計畫要去WTC宇宙大廈上面的觀景台看看, 可是時間已經不允許了
WTC宇宙大廈

南港港城線的站內展示著日本各地的風鈴
在本站展示的是"大分縣別府竹風鈴"


搭上列車繼續前進
前面展望果然相當吸引小朋友, 感覺好像自己在開電車一樣


從車內看車站站體的樣子

中埠頭

======

中埠頭 (中ふ頭, P11)

這裡最初是南港港城線和"ニュートラムテクノポート線"的分界點
設有車輛基地"南港檢車場"
旁邊是南港檢車場

第18編成"子供插圖"塗色列車


第14編成"稻穗"塗色
本來想說看能不能找到比較好觀察車輛基地的視角, 不過在站體附近似乎是無法
雖說也許走遠一點有機會, 但為了把握下一班車, 就放棄走遠了



下一班車是先前從遠處拍過的第19編成, 真巧


換個角度看車內的配置


======

本來想要在渡船大樓(フェリーターミナル, P14)下車, 到碼頭一帶走走
但還是因為時間因素放棄, 只能在車上稍微拍一下
可以看到停泊在大阪南港碼頭, 名門大洋フェリー旗下的"フェリーきょうと"
名門大洋渡輪的"フェリーきょうと"(渡輪京都)號




======

住之江公園 (P18)

一口氣搭到了南港港城線的終點站, 列車會稍事歇息, 讓另一側的列車先折返出發
住之江公園

車站西端往宇宙廣場方向設有橫渡線, 此時夕陽的角度已經很低了


車站東端的線路終點


本站可以轉乘四橋線
有趣的是感覺路標這樣寫的邏輯, 似乎不認為南港港城線也是"地下鐵"的感覺 XD


======

結束了南港港城線的旅程
最後再把剩餘的部分一起丟上來湊篇幅(?)

四橋線六輛編成的23系電車
之前提過的新20系家族, 看起來個位數的"3"就是對應四橋線(地下鐵3號線)而給予的編號
轉乘四橋線


雖然是1990年代導入的車輛, 但內裝才剛完成更新, 看起來就像新車



想到南海電車的"岸里玉出", 地下鐵則是分開的兩站
地下鐵的岸里以及玉出是分開的兩站

目送列車出發
若只看23系的古早外觀, 很難和嶄新的內裝聯想在一起


對向列車也來一張
難波

新20系的部分還沒結束, 接著是在難波轉乘千日前線
可以看到月台長度還真的有夠長, 但月台門只佔了其中一小部分
轉乘千日前線


千日前線的25系電車, 和四橋線的23系兄弟看來如出一轍
但是千日前線的列車長度更短, 僅為四輛編成
而且不同於配置了列車長的四橋線列車, 千日前線的列車是"ワンマン列車"

日本橋

最後在日本橋再轉乘阪急堺筋線到惠美須町

再轉乘堺筋線

這一列阪急7300系很有意思, 是2+6組成的八輛編成, 一共有四輛先頭車




沒錯, 又是要來這裡揮霍...
買到老闆問我有什麼樣的LINEUP, 但當下頭昏昏聽不太懂, 就雞同鴨講...XD
買到老闆問我有什麼樣的LINEUP

晚餐剛好壓線趕上 :)
晚餐剛好壓線趕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