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所要拜訪車站的選擇, 通常是以規模或是特殊性為考量
不過有時候在Google地圖上看著看著, 會覺得某個車站好像很有意思
於是就順便加入行程, 而要拜訪的下一站茨木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其實有興趣的車站還蠻多的, 只是時間上必須忍痛取捨...)
搭上了開往高槻的207系列車, 繼續霸占最前面的視野
這段區間沒有錄影, 不過可以留意沿線的號誌
和對向開往加古川的快速列車交會, 注意列車是行駛在內側線上的
列車抵達千里丘, 不過這次終於先要跳過一站, 所以就不下車了
同向開往草津的新快速列車則是一樣從外側線追越過去
接下來錄了一段前面展望, 直到抵達茨木為止
途中可以注意到頭頂上有一座跨越過去的高架橋, 那是通往大阪貨運總站的貨物線
======
茨木 (A41)
目送列車出發的同時, 發現鏡頭視野內冒出了一顆時鐘
但是...那顆時鐘大概是沒電了吧?
緊接著開往京都的"はるか"10號從外側線快速通過
拍完趕緊掏出手機錄影, 勉強成功
往月台北端望去, 對向剛好也有一列開往須磨的普通列車要進來
和前面幾座車站一樣, 站內也設置了兩座島式月台
不過仔細看可以注意到兩座月台的外側又各自多了一線, 車站一帶一共有六線
站牌燈箱
可以看到下一站"JR總持寺"的平假名音標很有意思
觀察月台的外側線, 發現所有標線一應俱全, 而且也沒有柵欄阻隔
只是仍然用繩子拉起了封鎖線 - 也許外側線會在特定的時候開放使用?
從停車位置標示看來, 月台足以容納長度達到12輛的列車
行駛於外側線的"はるか"17號和"サンダーバード"15號在這裡交會
看到接下來這兩班車, 先前的疑問終於有了解答
雖然新快速不會停靠本站, 但是其它快速列車仍然會停靠, 而且是走內側線
也難怪之前會看到快速列車行駛在內側線
緊跟在"はるか"17號後面, 沒多久"サンダーバード"10號也通過本站
有趣的是, 兩班車在新大阪的發車時間只差了一分鐘
那是因為接下來"はるか"要走的是貨物線, 不會擋到後面的"サンダーバード"
和長長的月台相比, 七輛編成的普通列車看起來也不怎麼長了
一字排開, 三座都僅能站一人的手扶梯...還蠻神奇的設置
改札口外的自由通路也是商店街
車站西口外面是公車站, 有人行陸橋連接車站和附近的大樓
不過有些公車月台似乎沒在使用, 陸橋上的通路封閉著
東口則是做成高架的站前廣場, 還蠻有藝術感的
搭乘下一班車繼續前進
由於月台南端是個小彎道, 在這裡很適合拍攝進站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