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要來前進位在JR京都線正中間的高槻了
高槻不但是新大阪到京都之間, 新快速列車唯一的停靠站之外
甚至還有部分特急列車班次停靠, 重要性不言可喻
列車即將從茨木出發, 此時同方向的新快速列車從左邊的外側線衝了過去
"春日商店街"旁的時鐘的時刻仍然停留在7:10
沒有了貨物線, 但依舊壯觀的複複線區間
JR總持寺
這是沿途所看到第一個僅設置了一座島式月台的車站
半高式月台門只能對應四對車門的列車(207系及321系)
雖然途中還是不免會遇到一些平交道, 但筆直的線型讓列車可以高速奔馳
下一站"攝津富田"又恢復成兩座島式月台的配置, 不過當然外側線是不開放的
出站之際剛好也是最熱鬧的時刻, 複複線四條線上(包含這一列)剛好都有列車
首先是關空特急"はるか"19號和"はるか"12號在此交會
接著遇到行駛在對向內側線, 開往網干的快速列車
最後來錄一段前面展望
這個區間的列車密度還蠻高的, 可以看到對向的內外側線又都冒出了列車
======
高槻 (A38)
來到了這班列車的終點站高槻
只開到本站的列車會停靠在3番のりば, 接著就如同種別顯示幕所示, 準備回送
而從本站始發往大阪方向的列車則會從4番のりば出發, 如對面這班開往須磨的普通列車
站牌燈箱
車站東端有一條供列車折返的引上線, 現在停著一列下一班要開往寶塚的列車
而右邊爬高的那一條則是通往車輛中心(網干總合車輛所高槻派出所)
作為JR京都線中途的大站, 本站的規模也明顯比其它車站要來得大
站內一共有島式月台和側式月台各兩座, 一共四面六線的配置
而和前面看到的其它車站相比, 多出來的兩線(3, 4番のりば)可以對應始發與終著的列車
一列"くろしお"色的289系準備通過6番のりば
剛才搭過來的列車往車輛中心回送
開往敦賀的特急"サンダーバード"17號通過1番のりば
雖然絕大多數的特急列車都只會通過
但在早晨與傍晚仍有部分班次的"サンダーバード"與"はるか"會停靠本站
停靠在2番のりば的彩繪列車, 225系L10編成"琵琶湖大津 紫式部列車"
這班車很有意思, 側面顯示為"普通 野洲", 而前面顯示則為"普通 京都"
但根據時刻表, 這班車原本應該是從網干開往野洲的快速列車
只是西明石之前和高槻之後為站站停的普通, 而類似安排的班次在前一晚也已經見識過
另外可以注意到電光揭示板上面顯示著"普通白△", 這是指三對車門的車輛(223, 225系)
開往野洲的新快速列車抵達1番のりば, 再加上開往寶塚的列車也進入4番のりば, 站內熱鬧了起來
月台越往西越收窄, 末端連接著通往西出口的地下道
通往西出口的改札口, 注意這座改札口只能通往中間兩座島式月台, 也就是2~5番のりば
另外可以留意電光揭示板下一班11:31往京都方向的新快速列車, 目的地竟然顯示"大阪"!?
很顯然有什麼狀況發生了
至於要如何從西端進入1番のりば呢? 得先出站走到地面來
這邊有一個1番のりば專用的小型改札口, 而另一側6番のりば也有一個
外側線的1番のりば是新快速的專用月台, 但也有少數幾班特急列車停靠
因此裝設的是可以同時對應新快速以及各種特急列車的升降式繩索月台門
1番のりば最東端, 畫面右上角可以看到681 & 683系的停車位置標示
從這裡看引上線比較清楚
2番のりば要通往內側或外側線都可以
開往米原的列車
和先前看到的一樣, 在西明石到本站之間為快速, 其餘路段為普通
終於等到高速通過的特急"はるか"14號了, 可惜錄影的對焦沒有對好
走上跨站式的站房
這時可以注意到, 往京都方向的列車只剩下每15分鐘一班的普通列車
其實先前在月台上就有聽到廣播在講這件事情
不知道外側線是出了什麼問題, 導致接下來有好幾班往京都方向的新快速只開到大阪
本站最初開業於1876年, 也是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現在所使用的跨站式站房(橋上站舍)則是在1979年啟用的
北口外側以人行陸橋和附近的大樓相連接, 下方有公車站
南口也一樣以人行陸橋連接附近的大樓百貨, 下方的空間則是用於一般車輛的接送
走道上還有可以降溫的噴霧, 但因為天氣熱到直逼40度, 感覺怎麼噴都降不下來
雖然和要前進的方向相反, 不過還是稍微跑一下另一側的月台
大致上4, 5, 6番のりば和3, 2, 1番のりば是對稱的
從5番のりば東端往外觀察出去
右邊兩條是下行(往大阪方向)的內側與外側線, 左邊爬高的則是先前看到往車輛中心的立體交叉
看得差不多了, 要繼續往京都方向前進了
不同於先前搭乘開往京都或是高槻, 使用四對車門的207系或是321系的列車
接下來往京都方向的班次都是開往米原或野洲, 因此列車會是三對車門的225系或223系
或許光看時刻表可能對這些列車和月台的運用沒有什麼感覺, 要到了現場才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