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得來一趟犬山車站, 目標絕對不是避免空手而回這麼簡單
而是更要一鼓作氣, 把相鄰的路線全部都搭乘過
因此接下來就要搭乘一路往東延伸的廣見線 - 特別這是一條面臨存續危機的路線
現在的名鐵廣見線以新可兒為界, 分成東西兩段不同運轉系統
不過這兩段最初其實也是分屬不同鐵道會社的不同路線, 甚至路線還和今日有所不同
首先是即將要搭乘的廣見線西段, 這條路線開業於舊名古屋鐵道時代的1925年
當時路線稱為"今渡線", 起點是犬山口(而且並沒有經過犬山), 終點是今渡(現在的"日本萊茵今渡")
後來在1929年延伸到現在的新可兒, 才改稱為廣見線
至於線形變更, 起點從犬山口改為犬山則是1946年的事情
======
犬山 (IY15)
接下來要搭乘的是這一列9500系
根據電光揭示板的資訊, 這一班在抵達新可兒時可以銜接往御嵩方向的列車
9500系是名鐵的新款通勤電車, 此時車上沒什麼乘客
趁發車前拍一下運轉席以及儀表板
列車出發後便和犬山線以及小牧線分道揚鑣, 往左轉了一個大彎
途中發現有人躲在平交道附近拍攝列車, 看來是個好地點
很快地經過犬山檢查場
除了名鐵的列車之外
可以注意到其中一組地下鐵上飯田線的7000形也在此留置
中間有不少路段線形還蠻筆直的
來到當初開業時的路線終點, 當時名稱是"今渡", 如今的名稱則相當特別
英文寫成"Nihonrain-Imawatari", 日文寫成"日本ライン今渡"
本來想說這該怎麼翻, 是"日本線今渡"嗎? (大誤) 結果是翻成"日本萊茵今渡"
繼續往前就是1929年延伸開業的路段
先前早15分鐘出發的列車回頭了
列車緩緩駛入終點新可兒的月台, 可以看到右手邊是JR的太多線以及車站
======
新可兒 (HM06)
列車停靠在最西側的3番線
和JR的車站不同, 名鐵車站採用終端式月台的設計
西側月台(2, 3番線)停靠往犬山的列車, 東側月台(1番線)則停靠往御嵩的列車
很快地, 東段從御嵩開過來的列車要進站了, 拍完趕緊衝到1番線去
1番線的站牌, 只會列出東段的下一站"明智", 不會列出西段的車站
東段的列車使用的是兩輛編成的6000系, 前面種別行先只會看到"普通"
另外會在貫通門前方掛個牌子寫著"新可兒 御嵩"
一般6000系都是採用現在名鐵標準的紅色塗裝, 不過這一組6009F很特別
復刻了名鐵早期3400系登場時所使用, 被稱為"芋蟲"(毛毛蟲)的綠色塗裝
1番線的長度也只剛好對應兩輛編成的列車
從車門旁的顯示器可以得知這是"ワンマン"列車, 下面也會有"締切"的燈號
話說又是新可兒, 又是御嵩的, 那為何路線稱為"廣見線", 沿途卻沒有車站叫"廣見"?
這個部份其實和新可兒到御嵩的路線東段歷史也有關聯
======
在1918年, 現在太多線的前身路段由東濃鐵道所建設開業
當時路線的終點站設在可兒川東南岸的廣見町, 車站名稱就是"廣見"
之後到了1920年廣見到御嵩(現在的御嵩口)路段通車, 也就是現在廣見線東段
不過在東濃鐵道的時代, 這些路線都是762mm的軌距
後來太多線被收歸國有化, 廣見到御嵩的路線被讓渡給東美鐵道
到了1928年太多線全通之際, "廣見"車站轉移至可兒川西北岸
太多線以及東美鐵道也一併將軌距改為現在的1067mm
接著私鐵車站和國鐵車站分離, 分成"廣見"以及"新廣見"兩座車站
而隨著東美鐵道併入名鐵, 到了二戰後, 新廣見到御嵩路段編入廣見線, 成為現在的樣子
至於轉移後的"廣見"(以及"新廣見")車站, 其實就是後來的"可兒"以及"新可兒"
由於1982年可兒市成立, 因此車站也跟著改名 - 以上有點複雜, 但歷史就是如此曲折(無誤)
======
回到車上, 趁著出發前拍一下車內
6000系在登場時配備的是橫座椅, 不過現在都改成長條椅
倒是大面積的窗戶都還配有窗簾, 相當特別
列車出發後, 來到第一個停靠站"明智"(HM07)
過去這裡有一條往北分歧出去的"八百津線", 不過早已經廢止
廣見線東段為全線單線, 過去本站是唯一能夠進行列車交會的車站
不過相關設備都已經廢除, 此外右前方可以看到已廢止的貨運月台
第二個停靠站"顏戶"(HM08)
第三個停靠站"御嵩口"(HM09)
在開業初期, 本站的名稱是"御嵩", 是路線的終點站
在列車運轉的過程中, 發現有趣的現象
雖然乘務員室後方設置了運賃箱, 但根本沒有人會在那邊投錢
乘客都是下車之後, 透過靠月台側的乘務員專用門把錢(還是車票?)拿給司機員
經過一個小上坡, 列車即將抵達終點站
這時注意到月台上除了有候車的乘客拿手機在拍攝列車之外
還有兩位似乎是在工作, 拿著很專業的攝影機在拍攝, 後來他們也和司機員有些交談
======
御嵩 (HM10)
這座終點站也是一座簡單的終端式車站, 只有一面一線
由於列車很快就會折返出發, 所以只有少許的時間可以下車拍照
趕緊衝出來拍攝站房
本站開業於1952年, 是全線最後開業的車站
站房不只是車站而已, 觀光案內所也設置在這裡
前面一開始所提到的存續危機, 指的就是這新可兒到御嵩之間的東段路線
由於這是一條赤字路線, 先前得靠著沿線自治體補償資金給名鐵來維持經營
不過即便載客率低迷, 卻還能維持每小時兩班車的效率, 也很不簡單了
只是這樣的政策如今也到了要檢討的時刻, 以後會怎樣實在難說
(這時想到了那兩位拿攝影機拍攝的人員, 莫非他們是要做這方面的專題節目?)
回到月台上
月台長度足以容納四輛車, 不過如今只會有兩輛編成的列車運作
回程就移駕到另一端的ク6009, 沿途順便做些補拍
御嵩口的站牌
西側這一大塊是廢止的貨運用舊月台
顏戶有一塊圍起來的區域, 當成花圃用?
明智的廢止月台, 部分軌道都已經撤掉, 無法交會列車
因此本路線僅能容納一班列車進入, 不過實際上也就是一列不斷往返
回到新可兒, 往犬山的列車正停靠著, 剛好可以接上
======
新可兒 (HM06)
雖然無法從前面拍, 但還是來一張兩線列車同框的畫面
來拍一下車站北端的配線, 除了最左邊單線是太多線, 其它三條都是名鐵廣見線
其中靠中間的兩條是往犬山方向, 往右邊彎出去的則是往御嵩方向
東側這座月台只設置了一線(1番線)
雖然和2番線之間還有一線的空間, 但這一側並沒有設置軌道
往犬山的列車雖然班次密度較高, 每15分鐘就有一班, 但時間能省則省
所以只能匆匆跑出來拍個幾張照片, 看一下"新可兒"和"可兒"之間的關係
有趣的是, "可兒"的發音是"かに" - 和"蟹"的發音一樣
最後要特別提一下, 1番線有額外設置轉乘改札口
上車回犬山之前, 在月台上多拍個幾張
雖然3番線的長度足以容納六輛車, 不過現在應該最多只有四輛編成的列車
包括在平常日早晨開往中部國際空港的兩班"ミュースカイ"
回程的運氣不錯, 沒有人跟我搶前面展望的天王座
那麼就趁這個機會錄一段新可兒到日本萊茵今渡的前面展望
不過錄影還蠻累的, 剩下的路段還是休息好了
回到犬山的時候停靠在6番線, 果然月台運用總是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