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第一條輕軌路線 - 淡海輕軌綠山線, 已經通車好一段時間了
當初覺得應該要避開通車時帶來的大量嚐鮮人潮, 就想說隔一陣子"退燒"一些再去搭乘
沒想到中間發生很多事情, 轉眼間來到2019年10月, 終於等到了一個可以出發的大晴天~
從家裡搭公車轉捷運來到紅樹林站, 其實也要花不少時間
看來現在紅線應該是全線都安裝了月台門
距離下一班輕軌列車出發, 還有點時間, 那就乾脆先來拍一下捷運列車好了
通往對面月台的天橋, 也可以轉乘輕軌
轉乘口這邊的採光很特別
其實這個閘門是捷運站的出入口, 還不是輕軌站的出入口
不同於高雄輕軌的全線均一票價
淡海輕軌目前公告的票價, 視起訖站分為$20和$25兩種, 用IC卡也有打折
也可以買$50的一日券, 當日不限次數乘車
輕軌紅樹林站是高架一面二線的月台
月台出入口連接著無障礙坡道, 設有刷卡機
不過雖然沒有任何閘門, 月台上的保全人員會要求進出站的乘客刷卡
藍色的輕軌電車"行武者號"(總覺得這名字取得相當地...XD)
和高雄輕軌電車一樣是分成五節車廂
淡海輕軌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公共藝術了
每一座車站內都能夠看到幾米的蹤影
除了公共藝術會吸引大量乘客合照之外
輕軌電車本身也是蠻有人氣的
距離發車還有那麼一丁點時間, 再來拍個兩張
往站外看過去, 可以看到一段向上爬的坡道
要開車門需要自己手動按按鈕
另外和高雄輕軌或日本一些路面電車相同, 列車發車時不會有任何通知
從紅樹林站開出之後, 一開始都是高架的路段
而在淡金北新站以及新市一路站之間, 有一組很顯眼的道岔
列車要通過時會放慢速度 - 是非常非常慢的速度, 大概沒比我走路快多少(?)
結果就聽到後面幾位阿桑議論紛紛: "有啦, 擱有勒行啦"
列車抵達淡水行政中心站, 本站是高架路段的最後一座車站
再過去就是一個下坡
中間的高架車站都是二面二面的月台配置
當然, 幾米是少不了的
站內的電子看板, 可以看到班距是十多分鐘一班車
話說原來現在有寶可夢抓寶活動啊...不過我沒在玩這個 XD
來往兩側月台的通路, 平常號誌會閃黃燈
列車接近時則會亮紅燈, 地上的警示燈也會亮起
先前讓列車降到超低速的大彎
進出站也是只有刷卡機, 不過中間車站是沒有看到保全人員的
出了站外看, 發現這高架橋的高度其實蠻高的
等車的同時, 順手來拍一下對向列車
淡海輕軌和高雄輕軌最大的不同點, 就是沿線滿滿的架線柱
雖然兩者規格都是1435mm標準軌 + 直流750V架空電車線供電
但高雄輕軌的電車平常靠的是超級電容提供動力, 僅在車站內升弓進行充電
相較之下, 淡海輕軌沒有採用超級電容, 雖然因此不怕途中出現突發事件導致電力不足
但代價就是沿線滿滿的架線
下一班車終於繞過那個緩慢的大彎前來了
這次從車尾看一下從高架回到地面的樣子
來到濱海沙崙站
前方看得到路線的分歧, 綠山線是要往右拐的
往前直走是接續藍海線的路段, 不過仍在工事中
地面車站都是一面二線的配置
下一班車來得比我想像中還要快, 算一算間隔還不到十分鐘
現在車上的人不多了, 趁機來拍一下車內的樣子
除了車門上面有跑馬燈之外, 每一節車廂的頭頂上也有顯示幕, 不過字小小的...
途經淡海新市鎮站
有些人很厲害, 利用短短的停車時間衝下去拍合照, 然後趕快衝回車上...XD
列車即將抵達終點站 - 崁頂
和紅樹林站一樣, 這裡也有保全人員要求大家要刷卡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 未來路線也許會(?)從這邊繼續往三芝延伸
車站再過去軌道上留置了許多組電車, 看來這邊應該是機廠的區域了
附近說真的有點"荒涼", 雖然有一些比較新的社區, 不過都離車站有點距離
倒是旁邊正在施工的馬路上, 有些東西很引人注目
搭車到這裡, 肚子也餓了, 決定先到美麗新廣場那邊覓食
話說這邊...好多兔兔啊~
地板漆得很特別的籃球場, 只是大熱天沒半個人
這球場看來是有照明的, 不知道晚上的情況又會是怎樣?
對面這個建案好像是全聯先生代言的(?)
慢慢走回崁頂站
來個集電弓的特寫
集電弓安裝於第三節車廂上, 關節是在靠近崁頂這一側
也順便來張電車大頭照
回程的列車進站了, 趁著還沒人的時候趕緊挑個好位子
因為途中人越來越多了
隨手錄了地面段和高架段行進中的影片
其中地面段因為要和一般車輛一起遵守號誌
所以有時候到站廣播出現然後停車, 實際上不是進站, 而是在等紅燈
地面段車內車窗錄影:
高架段車內車窗錄影:
之前往崁頂的行程中, 幾乎都是用站的
而回程這一大段是坐在座位上, 整個乘車的感受就很不同
這當中最令我覺得最"不順"的地方
大概就是運行中不時有一種"麻麻"的震動從座位傳到身上, 煞車時尤其明顯
而就我的印象中, 高雄輕軌似乎沒有遇到相同的情況, 不知是哪裡的問題?
天色尚早, 決定在淡江大學站下車
反正很多年沒去淡大逛了, 擇日不如撞日
教育館很醒目
晃到工學大樓這邊, 這日亞航747的模型還是當年的西瓜"新塗裝"
建築系附近擺了不少飛機
尤其是超級軍刀, 上面還是熟悉的新竹2聯隊隊徽呢
淡大的最後一站 - 海事博物館, 上次來這裡參觀應該是將近30年前的事情了 @@
回到車站, 隨手錄一段列車進站也是一定要的
離開淡大後, 在夕陽的映照下回到了紅樹林站
雖然太陽快下山了, 乘客還是蠻多的
從外頭打量一下輕軌紅樹林站
到這裡, 第一次搭乘淡海輕軌的行程也就告一段落了
接著要面對漫長的北捷人擠人惡夢
最後講一下個人的小小感想
雖然依照先前高雄輕軌的經驗, 台灣好像蠻多人還不怎麼接受這種交通工具
一來會影響到既有車輛, 二來好像速度也沒有很快(這應該是營運上的問題)
但我覺得這種介於公車和捷運之間的大眾運輸工具, 配置得當應該還是蠻有用的
尤其是依靠軌道運輸來連接郊外新市鎮, 其實在日本是很常見的
(雖說淡海輕軌沿線包括淡海新市鎮那一帶大多還蠻空曠的...)
只不過也許還是有一些問題要再做些改善:
1. 和高雄輕軌一樣, 淡海輕軌電車加速其實很快, 但許多路段會以相當低速行駛, 拖慢整體行車時間
(彎道就算了, 道岔那種超低速完全不知原因為何; 結果11站全程走完要花費30幾分鐘)
2. 即使是直線前進時, 也會有奇怪的震動傳到座位上, 煞車時尤其明顯
3. 班距 - 這可能要等沿線人口起來(?)
接下來北部除了淡海輕軌後續路線之外, 還有安坑輕軌也正在建設中
就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