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算算過去三四年來, 搭乘台鐵或高鐵列車出去趴趴走也好幾次了
不過在北中東南這幾個大板塊之中, 唯獨中部卻是連一次"觸碰"都沒有過
也因此理所當然的, 中部地區就成了這次出遊的目標
以前規劃日本旅遊行程的"時間精算師"精神, 這次發揮到一整個淋漓盡致
第一天的行程幾乎是依照台鐵時刻表下去規劃的
而計算出來的結果, 就是出發的班次是高鐵109次, 早上六點不到就得起床
[高鐵台中站]
由於出了板橋之後中途完全不停車, 所以僅僅用了47分鐘就抵達高鐵台中站
可以看得出來車頭上有很明顯的污漬...(該不會是什麼鳥類的血漬吧!? @@)
以前經過高鐵台中站多次, 不過在這邊下車還是頭一次
這一站令人最深的印象就是除了兩座島式月台之外, 中間另外還有兩線通過線
而且這兩條通過線由裝著窗戶的牆面和兩邊月台的軌道分開
外頭可以看到中捷綠線和台鐵山線的軌道
月台北端的道岔
高鐵台中站給人一種機場航廈的感覺
這一層和大廳是同一層, 車站東側外頭的高架道路可供自小客車行駛接送
而再往下一層則有客運站和停車場的樣子
西側這邊的廣場看來是吸菸區...咳咳咳
往南走到盡頭就可以看到往台鐵新烏日站的轉乘通道
[新烏日車站]
新烏日站的大廳相當的挑高, 而且如同高鐵站, 周圍也有很多店家
剪票口則是在遠端的西側
兩座島式月台, 看起來都相當的寬廣, 不過列車要來了, 之後再找時間回來逛一逛
往台中的2146次區間車
[台中車站]
台中車站的1A月台就是本列車的終點, 高架化的小巡禮也從這裡開始
很有趣的, 北上的列車竟然停靠在最東側的1A月台(應該是供南下列車停靠), 怎麼回事?
看起來月台上的顯示幕給了答案 - 接下來這列車會執行2606次區間車的班次
往南走經由成追線前往海線的通霄
隔壁的3177次是往潮州的超長途區間車
1月台西端, 可以看到站內一共有五線軌道
其中1, 2月台是島式月台, 3月台是側式月台
1A月台的列車另一頭的尾燈亮起了, 不過距離開車時間還很遙遠
1B月台的車, 在站內拍起來就沒什麼光線
1月台東端
接著換上窮人的超廣角試試...嗯, 毫無感覺 @@
來到中間的2月台
2A月台停靠的是北上的列車, 不過神奇的是2B月台的顯示幕上頭一片空白
最後是3月台, 通常應該是沒有列車停靠
外頭就是昔日的舊車站, 建於1917年, 是為第二代的台中車站, 現在是古蹟
看起來除了車站站房本身, 以前的月台和遮雨棚也被保留了下來
3月台這一邊的範圍是台中車站最後完工的部分(就在前幾個月而已)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 明明這裡比較靠近前站, 不過月台編號卻是3月台, 點解?
是和施工或完工的順序有關還是...?
台中車站的巨大建築結構, 看起來很有氣勢
出入口, 售票處和剪票口其實是位在2F, 外頭則有一處相當寬廣的大~平~台~
本來想說先去飯店把行李卸下來, 應該幾分鐘的事情而已, 沒想到還花了不少時間...
順手拍一下舊車站, 目前看來是正在工事中
從更遠的地方拍一下車站和周邊的公共藝術, 左手邊有一隻大蜻蜓呢
接下來的挑戰: 開啟站站停模式一路向北
當然這已經是經過時刻表精算過的行程(只求最後不要出現誤點就好 @@)
話說這只是一列區間車, 不可能有賣台鐵便當的
但不知道是誰把這兩箱丟進來...到底裡面是裝什麼?
發現"不審物"是不是該通知列車長(誤)
[精武車站]
高架化新設的通勤站, 名稱應該是來自於精武路而不是精武門(無誤)
通勤用的簡易站, 月台也是最簡單的2面2線
這種車站拍進站或出站的對向列車最適合了
往下一層就是小小的候車室, 以及單一一處的剪票口; 廁所則是在相反的方向
這裡的通勤站似乎都是完全相同的配置(看了幾座, 連廁所內裝都一模一樣 XD)
通過同月台的高級列車就不容易拍了
話說區間車在台中 - 精武這一段是慢慢開, 但普悠瑪號倒是很高速地通過
下一般區間車來了, 距離先前下車已經指整過了半個小時
只能說如同過去在高雄看到的那樣, 雖然"捷運化"廣設了車站, 但班次密度很稀疏
[太原車站]
接著是位在太原路旁的太原車站
本站是在高架化之前就已經設站了, 但仍然是很新的通勤用簡易站
高架化之後由簡易站變更為乙種簡易站, 擁有2面4線兩座島式月台
和其它通勤站相比, 月台數量不但多, 而且長度看來足以容納PP自強號停靠
不過本站實際上應該是只有區間車停靠
話說月台上的"椅子"很有特色
這一次非常難得, 只等了8分鐘就等到下一班區間車
從後方展望看得出來路程中有個坡度
[松竹車站]
來到位在松竹路南方的松竹車站
這也是一座2面2線的通勤用簡易站, 可以看到車站南端有個下坡
車站下方正在工事中, 是在做自行車道嗎?
一旁可以看到中捷綠線的車站
對向超高速通過的PP自強號, 像在過巴拿馬運河般不斷下降
車站北端除了有個上坡, 中捷綠線也從上方跨越過去
下方也一樣在工事中
隱身在隔音牆內的中捷電聯車
車站東側有一種還沒什麼開發的重劃區的感覺, 連道路都還沒開好
車站西側則是先前看到的捷運站, 剪票口外就有轉乘通道 - 當然閘門還是關著的
在月台上等待下一班區間車的時候隨手拍拍
又有PP自強號通過了, 不過這車頭擋風玻璃周圍生鏽剝離的情況很明顯啊...
另外注意時刻表顯示幕上的"現在時刻", 和上頭電子鐘顯示的時間差了兩分鐘
區間車在3分鐘後抵達了
月台和列車地板間沒有所謂高度差了
話說第一次坐這種折疊椅, 感想是和車內一般的長條座椅沒什麼不同
[頭家厝車站]
剛看到這站名覺得也太有趣了, 查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有百年歷史的地名
也是2面2線的通勤用簡易站
雖然看似每一站設計上都大同小異, 其實還是有些微妙的不同點
又是等車時的隨手拍拍
下一班車終於來了, 此時已經是11:30
[潭子車站]
早在百年前就已經設站的潭子車站, 在高架化後升級為2面4線兩座島式月台
當然從月台上能夠看到站務人員, 就知道車站的等級和其它通勤用簡易站不同了
車站北端有個向右拐的上坡
設計上看起來和太原車站有幾分相似
不過本站是三等站, 有自強號停靠的(雖然很少)
車站南端有個下坡, 從下方鑽過遠方的74號快速道路
車站下方的公園和自行車道
本站也供自行車上下車
中間只有拍到一列對向的區間車
等到下一班列車來的時候, 也差不多中午12點整了
依照過去這幾個小時看到的情況, 列車密度低, 月台上和車內的乘客也很少
[栗林車站]
高架化區間最北端的新設通勤站, 位在潭子區栗林里
車站北端可以看到豐原大道的高架橋從上方跨過去
這些2面2線的通勤用簡易站看起來都差不多
但看到這邊我有一個疑問: 月台長度夠容納10輛車嗎?
因為接下來台鐵要新購的EMU900就是10輛的長度
不過如果是要拿來當成區間快車的話, 那就沒有停靠的問題了 @@
車站南端有個像左拐的下坡
即遍設立了本站, 在潭子以北的站距也都在2.5km以上
比起先前那幾站之間的站距要來得高出一截
題外話, 我看到"栗林"會直覺讀成"くりばやし"
由其地名"栗林里"就讓我第一時間想到...好吧我不要當"老司機", 不多說了
下一班是短的區間車, 本來想拍在彎道上的樣子...不過糊掉了 Q_Q
[豐原車站]
終於來到了高架化區間的北端終點 - 豐原車站
和先前看到的太原和潭子兩座車站一樣有2面4線兩座島式月台
不過本站是一等站, 設計上也整個很不一樣
從外頭看車站, 還蠻有設計感的(這一側是中正路)
車站最底層是招商的區域(現在看來是空的居多?)
再上去一層才是售票處和剪票口, 不過也有其它店面
而車站外頭則設計成讓自行車道通過的樣子
車站一帶的公共藝術, 看起來有很多葫蘆
接下來要去彰化, 先買一張自強號的車票
回到月台, 看到站名的燈箱...上面也有貼個葫蘆!?
於是查了資料, 這才知道原來豐原這裡在古代的地名是"葫蘆墩', 長知識了
候車的同時, 順便來拍一下月台的北端
不過從這裡看不到高架轉為平面路段的樣子
真巧, 對向也是自強號, 早一步進站
高架化的小巡禮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要搭乘121次自強號去彰化
至於台中車站以南的其它高架化車站呢...? 那就晚一點再說吧~
(待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