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了文化遊艇的行程, 接著來到鄰近的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在這裡不僅僅是要看火車
還要參觀日前才剛修復完成, 重新開放的高雄港車站北號誌樓
走進園區內, 馬上就發現裡面陳列的火車和之前的印象有些不一樣
那輛恢復莒光號早期塗裝, 但是後來變得滿身是鏽蝕的45PBK32952電源行李車
在去年已經被鐵道博物館接回去, 展開了新生命
相較之下, 同樣滿是鏽蝕的35SP32426對號快車, 目前仍是一副慘樣
不過火車有離開的, 也有整修完畢後新加入的
首先是這輛日本時代製造, 黑得閃閃發亮的25C10008
這種擁有雙軸轉向架的大型篷車, 後來被當成代用行李車來使用
相同型式的還包括過去在車埕木業展示館所看到的25C10056
同樣原始型式是篷車的15EC8074機務搶修車
這個15C8000家族曾是台鐵篷車中數量最為龐大的一群
不過如今剩餘能看得到的幾乎都以改造的工程車, 搶修車為主
一旁兩輛大型蒸汽火車別來無恙, 看起來還過得去
沿著外頭的鼓山一路走(其實走園區內也通)
走過天空雲台之後, 遇到了這輛DL-1043調動機
而後方就是這次要參觀的目標 - 高雄港車站北號誌樓
號誌樓是用來操控場站內數量龐大的轉轍器, 管制火車進出的控制中心
在全台灣號誌樓已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 這座完工於1923年
幾乎有著百年歷史且完整保留建築與相關設施的高雄港車站北號誌樓, 就更顯得珍貴
雖說本號誌樓前兩年曾發生過火災, 但日前已經完成修復重新開放
此行當然不能錯過這個重要的地點
號誌樓有兩層
1F目前作為放映室(?), 除了播放影片外, 還有一個遊客止步的區域
遊客止步的區域中布滿了密密麻麻, 向上和向外延伸的連桿
這些就是用來控制轉轍器的機構了
接著上來2F, 內部保留著過去的設備, 十足懷舊的風情
另外桌上的文件什麼的也值得留意一下
這二十多根巨大的藍色手柄連結到先前在1F看到的機構
不過即便有的是沒有實際連結轉轍器, 供遊客體驗用的, 但實際操作起來也非常重手 @@
看來過去每天要不斷扳動這些手柄的台鐵人員應該都是練家子...
請現場駐點的志工(應該是學生?)示範實際操作轉轍器
可惜忘了用錄影的方式...
這副畫面說明了高雄港車站複雜的線路和無數道岔
有個小櫥窗擺了號誌樓周邊的模型場景, 重現當年的風貌
參觀到這裡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離開前巧遇輕軌電車通過
看到這樣重要的歷史建物復活, 行程又剛好可以來參觀
實在是相當高興的事情~
另外該處附近的鐵軌似乎在整修中, 不知道日後是不是會有什麼驚喜呢?
(續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