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這天有兩件鐵道節的盛事
第一件是藍皮柴油客車DR2303修復完成後
由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所舉辦, 在台車廠區進行的車輛修復教育推廣活動
(可惜報名當天名額根本是秒殺, 手速不夠快送出時已經滿額 Orz)
第二件則是為了富岡鐵道藝術節, 開行以CK124為主角的專列
就算沒機會搭專列, 去拍一拍蒸汽火車也是沒問題的吧
只是很不幸前一晚摸到四點多, 起床時直接把早餐當成午餐吃, 趕不上專列開行 Orz
雖然本來就有打算要去富岡晃一晃, 但如果少掉重頭戲蒸汽火車, 那還真的會有失落感
心有不甘(?)的情況下, 想要搜尋看看有沒有更多資訊
結果得知原來專列還會繼續停留在終點站富岡的側線, 直到下午五點
既然時間還夠, 那就趕緊出發吧!!
======================================================
這一班是415次自強號, 也是第一次看到EMU3000的正班車在眼前停靠
原來車站廣播還會特別提到這是"新自強號"啊
不過在地下車站實在是拍不出什麼東西, 搭配有黑色塗裝的EMU3000更是一片漆黑
順手也錄了一段發車
對向的EMU700拍起來也差不了多少
伴隨著這次六月底的改點, DR3100柴聯自強號終於重返北部, 這一天很湊巧地搭到
使用DR3100的車次除了這一班191次, 另外還有192次
(但相對的DR2800則大幅減少, 前陣子有五組共15輛DR2800廢車, 包括前幾個月才搭過的)
在入手模型之後頭一次搭到DR3100
這裡是逆行端的先頭車45DR3104, 首先在駕駛座後方, 上下台門這塊空間晃晃
扣除廁所之外, 蠻好奇這個空間的定位是什麼(茶水間 + 長條座椅 = ? 雖然目前沒水喝就是了)
來到客室內自己的座位
左上角有日本車輛的製造銘板, 右上角車輛編號是連同重量完整標記的45DR3104
座位和腳踏板, 和PP自強號(1000型客車)是一樣的
因為想要有固定的座位, 這次是在窗口買異級票, 也就是前段是自強號, 後段是區間車的組合
只是我其實有說要靠窗口的座位...不過算了, 實際上是到下車前隔壁都沒有人
錄一段加速時的馬達聲
基本上柴聯自強號加速時的噪音蠻明顯的, 只有惰行時算是安靜
下車前先在車內到處晃晃, 不過因為柴聯車三輛一組, 一列三組裡頭看一組就好了(懶)
首先當然是這逆行端的先頭車, 1號車的45DR3104
和先前的其它柴聯自強號最大的差異, 是車內中間不再有"月洞門"的設計了
往後方的上下台門處移動, 可以看到無階化和單片式風擋這兩個特點
再來往2號車45DR3152移動, 這是每個三輛小組中間的電源拖車
逆行端的上下台門和客室間也是有個小空間(廁所 + 茶水間)
客室內部
最後來到3號車45DR3103, 順行端的先頭車, 從客室內看起來是和逆行端反過來
另外就是走道地板是紅色的, 和前兩輛車的藍色不同(不知道是都這樣還是...?)
順行端先頭車拆掉最後一排座椅, 改設輪椅空間
來到這個小組的尾巴, 看到滿滿的鎖(誤)
駕駛室
對面另一組的逆行端先頭車, 在駕駛室隔壁的空間是設置一般座席
相較之下, 順行端先頭車在這塊空間則是設置車長室
在中壢下車, 不過下一班區間車可得等上一陣子
錄個列車出發是一定要的
等車的空檔只能在站內晃晃, 首先透過鐵網來看看中壢臨時站的工程
和去年幾乎是一片荒蕪的狀況相比, 已經有不少進展了
要避過鐵網只能用長焦距
這通道是...?
白天不會使用的中線2B月台
終於等到下一班車可以前往富岡了, 只能說炎熱又無風的狀況下等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
一下車就看到2月台旁邊的側線有一長串幾乎數不盡(?)的蓬斗車
型式有35N24000以及比較古早的35N21000
(話說有廠商要製作N規的模型嗎? @@)
另一邊的1月台, 看到這人潮應該就不用多解釋了, 空氣中也瀰漫著燒煤炭的味道
到站後停在側線靜態展示的專列, 安慰了我們這些無緣看到行駛的人 Q_Q
尾巴是鳴日夕景塗裝的E405, 擔任這次專列的補機
雖然依舊會是目光的焦點, 不過畢竟不是這一天的主角
中間是四輛10600系莒光號客車
由1號車至4號車分別是40FPK11611, 40FPK10643, 40FPK10606, 40FPK10613
專列的主角: CK124以及御用煤水車14CW8944
因為列車都走另一邊的1B月台, 所以大家在1A月台這一側拍照算是蠻安全的
要取得想要的拍照角度也算是蠻容易, 不會有你推我擠搶位子的狀況
在場的工作人員和員警應該有比較輕鬆 XD
來個頭牌特寫
雖然靜態展示時沒有鳴笛什麼的, 不過至少還有看到冒白煙
想要讓電聯車和蒸汽火車同框...失敗
準備出站去晃晃, 再來個幾張
話說這才突然注意到原來40FPK11600型有車門指示器
專列的側面顯示幕變化
那麼就出站去晃晃了
======================================================
一走出車站就看到這個, 稍後要來參觀
第二次來到富岡車站, 站前的廣場也就是這次活動的場地
原來以前富岡是叫"伯公岡"(果然是相當有客家味道(?)的感覺)
外頭的街道也為了這次活動而封街, 設有各種攤位
記得上次來的時候外頭沒什麼人, 而這一天拜活動之賜, 人潮還真不少
來到了車站旁的富岡故事館
接下來就是要參觀這個"環臺過灣", 謝嘉亨老師的創作特展
這是一個鐵道迷或是模型迷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裡面有滿滿各式各樣曾經出現在台灣鐵道史上的蒸汽火車, 包括1067mm和762mm的軌距都有
即便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 但謝嘉亨老師依照設計圖, 用手工打造出一輛又一輛精密的大比例模型
對了, 看起來金光閃閃的模型, 應該很多人會猜這是銅車吧? 答案是 - 陶土做的!!
樓上的空間更是小朋友們喜愛的合影天地, 甚至連飛機都有 XD
來到了隔壁的小空間, 這裡更是有意外的驚喜
這驚喜就是謝嘉亨老師本人在現場解說~
有詢問過一旁甜美的工作人員, 可以拍攝老師的照片, 甚至有些人也會找老師合照 XD
(至於甜美的工作人員的照片, 我真的沒有, 不好意思...)
根據老師本人的解說, 原來當初是因為太太說鐵道模型很貴(XDDD)
所以熱愛鐵道的他, 憑著他留學西班牙的陶藝專家真本事, 透過設計圖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模型
他的作品連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的館長(不知有無記錯)都為之驚嘆
對岸中國也有博物館出資請他幫忙打造蒸汽火車的模型做為博物館的典藏
對了, 關於外觀看起來像是銅車這點, 是上漆後最終呈現的樣貌
但是真的很難想像要怎麼把陶土變成一輛一輛的蒸汽火車啊~
參觀完畢, 這時天空開始飄著細雨, 也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
======================================================
話說回家時不想一直站著, 想說再來買一次異級票, 結果這次卻昏頭看錯時刻表:
要搭上1222次區間車才有可能在中壢接上516次莒光號, 但下一班能搭的車是1228次!!
(售票口人員也沒發現這個組合怪怪的...Orz)
結果就是在EMU900上站了將近80分鐘
下次買票之前真的要看清楚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