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拍到一列比較像樣的
(續前篇)
來到了這班2164次的終點站, 同時也是今天第二次下車的瑞芳
和阿伯們道別之後, 利用還算可以的等車空檔, 在月台上到處亂晃了起來

只不過一下車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嗯? 這裡是3月台!? 而且剛好位在月台的最西端
3月台西端

車站的西南隅可以看到一些工程車輛, 塗裝還蠻吸睛的
這輛的塗裝很吸睛


瑞芳有三座月台, 其中1, 2月台是島式, 3月台是側式
以往一直以為3月台是供平溪線/深澳線列車使用
直到這天才恍然大悟, 原來以瑞芳為終點和始發的列車也是使用3月台
有趣的是, 從月台的設計以及上頭的黃線看來
左手邊靠近後站側似乎本來是有軌道的? 不過現在已經是拆除的狀態


由於平溪線/深澳線列車使用3月台, 這裡常常有許多觀光客在等車
此外後站側的牆上有許多裝飾, 幫海科館做宣傳
3月台隨手拍


3月台東端, 看起來似乎是原本有軌道的地方被填平了, 月台變得很寬
3月台東端


車站燈箱
圖案是礦工, 但左邊那收集起來一整籃的是芋圓 XD


看起來後站相當的小朋友導向, 可惜整個拍糊掉了 Orz



出站晃晃
站外有一個地下道可以通往前站
出站晃晃

小小的後站出入口, 就緊鄰著3月台, 外頭有個日式燈籠作伴
雖說從後站走出來就是瑞芳老街, 不過這次沒有時間逛
緊鄰3月台, 位在小巷內的後站

回到站內看看前站和其它月台
拿出稍早的照片...這裡是站內地下道, 很不幸又拍糊了
不過不趕時間的話, 牆上陳列的老照片值得佇足一看
地下道

也是稍早拍的前站, 剛好抓到沒什麼路人的時間點
不過前站其實有很多觀光客, 尤其這裡有行李房, 可以寄放行李
瑞芳車站站房
站房內部

接著是2月台, 一樣是稍早拍的
2月台是瑞芳最主要的月台, 對號列車都使用此月台

往北側3月台看出去
往3月台方向



往南側1月台看出去...結果很快191次就來了
往1月台方向
柴聯自強號旅程的最後一段

還好後來搭乘2164次抵達後的時間還夠, 可以去1月台一探究竟
只是從地下道一上來後, 看到這PIDS生鏽的樣子...嗯? 竟然有在運作?
不過仔細一看, 可以注意到1月台雖然是島式月台, 但寬度明顯比2月台窄
而且從柱子上的車廂標示以及地上的黃線配置看來
一般客運列車應該只有使用1B側(實際上月台根本沒標示什麼AB側)
窄窄的1月台

停靠1月台的貨列, 當下似乎正在進行調車作業(?)
注意柱子上還印著"請留意 雨棚水泥剝落" *抖*
有貨列停靠中
似乎正在進行調車作業?

靠近前站的1A側, 有好幾條側線, 應該是貨車在使用
遠處無障礙電梯增建而突出來的那一塊也很明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沿著黃線走的話會撞到柱子...XD
1月台和站房之間有好幾條側線

停在側線上的調動機們
DL-1102看起來真是殘破不堪啊...
殘破不堪的DL-1102


印象中以前1月台的邊緣是有設置網子還什麼的
應該是要阻隔一般旅客和貨列直接"親密接觸"(?)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了
注意1A側沒有PIDS

回到3月台, 先前抵達的2164次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瑞芳始發的2233次
搭上列車繼續往下一站前進
搭上2233次

[四腳亭車站]

暖暖 => 瑞芳 => 四腳亭
這樣做是因為宜蘭線列車班次密度較低, 不能夠無腦一站一站往前搭
必須善用順行和逆行的列車, 不斷來回採用鋸齒般的搭乘方式
四腳亭下車

過去為了拍蒸汽火車, 曾經來過一回四腳亭, 這回是第二次在這裡下車
四腳亭有兩座島式月台, 不過除非特殊情況, 主要都是使用北側的1月台


走著走著, 沒想到頭頂上的月台遮雨棚少掉一大塊
被砍掉的月台遮雨棚

接著目送2233次出站之後...


...發現對面2月台的遮雨棚也是少掉一大塊!?
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唯一想到的就是可能要增建無障礙電梯吧?
對面2月台也有一樣的狀況

隔著軌道的站房, 內側擺放著一排圍籬
站房內側

沒有特殊圖案的車站燈箱


兩座月台都還蠻長的
兩座島式月台
月台東端

本站對於出入口的定義相當特別, 地下道樓梯口上來就是出入口, 設有刷卡機
而售票口也是直接設置在1月台的樓梯口
刷卡機直接設在樓梯口

猛一看以為是普通的站內地下道
地下道

隔壁2月台一樣是把刷卡機設在樓梯口
2月台也是一樣在樓梯口擺了刷卡機

走到地下道南端的盡頭, 看到這樣的標語


看起來應該是後站功能的地下道出入口, 隱身在消防隊後面
後站方向(南側)地下道出口


接著看看地下道的另一端
接著往北側走

這一端通往位於北側的站房
空蕩蕩的站房內部雖然設有售票處, 但看起來沒有人, 而且還圍起來?
不過倒是有最新的自動售票機
站房外部
站房內部

應該是昔日的剪票口? 如今已經失去作用
應該是曾經的剪票口

比較新的剪票口? 不過目前也是失去作用
話說走過來的時候真的被這女警立牌嚇了一跳, 還以為突然冒出個人 @@
被這女警的立牌嚇了一跳

站房端的地下道出口長這樣, 這邊通往站房, 遠處的通往站外巷子
個人猜想原本的地下道真的是僅供站內使用, 後來才改成可以連通前後站
並且把剪票口改為設在月台樓梯口
看似站內實則為站外的地下道

搭上只有4輛的4198次繼續前進
4198次

[三貂嶺車站]

來到了位在山崖邊, 如今看起來就像是被明隧道覆蓋著的三貂嶺, 在1月台下車
雖說並不是頭一次來到三貂嶺, 但本站因為型態特殊而產生的秘境感, 總令人覺得新鮮
由於月台寬度很窄, 加上不時有列車高速通過, 因此站務人員會對月台進行管制
想要在月台上好好拍個照是絕對不可能的
只能利用上廁所前後的瞬間, 拿起相機隨手按下快門, 這時要祈禱防手振發揮作用...
三貂嶺下車


離開廁所時發現4198次已經開走, 不過對向有4183次停靠中
對向也有列車停靠

三貂嶺只有兩座側式月台, 而且不存在所謂的跨站天橋或是地下道
要通往對面逆行方向的2月台僅能透過中間這條通路
不過當然只能利用列車抵達後或出發前的空檔, 其它時間都是管制的
另外可以注意到, 1月台在通路以南的高度變得很低, 應該是用不到所以沒有加高?


站務人員會要求大家盡快進入站房, 然後就把剪票口的閘門關起來
很快就關起來的剪票口

小小的站房, 座椅倒是蠻多的, 地址是"魚寮路1號"
小小的站房


這一帶基隆河谷沿岸是觀光休憩的熱門區域, 站外也貼著一幅巨大的導覽地圖


雖說先前看到門牌上的地址是"魚寮路1號"
但實際上站房外並沒有道路, 只有一條兩人並肩而走都很勉強的小徑
至於實體的魚寮路在哪呢? 根據地圖上看到的, 要遠在站房以南400多公尺外
道路末端位在新的三貂嶺隧道旁 - 而且還是在基隆河對岸呢
進出站唯一通路

小徑就夾在鐵道和基隆河谷間, 許多來散步爬山的人會從這裡經過
當然也是一個拍攝列車通過的好地方

其實月台蠻長的


除了看火車, 從小徑上也可以眺望基隆河谷
以及位在河岸另一頭, 去年才完工開放的自行車道

河谷對面的自行車道

車站以南有許多道岔, 這裡也是平溪線和宜蘭線的分歧點
平溪線分歧點
一大堆"鳴"

最右邊一線是平溪線, 左邊兩線則是宜蘭線, 通往新的三貂嶺隧道


分歧點附近不知道是在做什麼工程
工事中

接著分別給宜蘭線的新舊隧道來張特寫

以前一直以為這一座單線非電氣化的舊隧道就是"舊三貂嶺隧道"
實際上舊隧道一共包括"三瓜子隧道"和"舊三貂嶺隧道"這兩條相連接的隧道
而從平溪線分歧點能看到的其實是長度很短, 北口題有"至誠動天地"字樣的"三瓜子隧道"
這兩座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的舊隧道在被新隧道取代後就封閉著
直到去年連同新整建的鋼筋自行車道完工後, 才開放給民眾使用
該路段現在稱為"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是相當熱門的景點
不過自行車道有人數管制, 不能隨意進入, 必須上網登記預約
之後再找個時間去實地走一趟看看
三瓜子隧道北口

於1985年啟用, 雙線電氣化的新三貂嶺隧道
新的雙線三貂嶺隧道

在這裡拍攝列車通過是相當過癮的





狗狗們的社交時間, 別害羞
狗狗們的社交時間

回到車站候車, 雖然剪票口依舊管制中, 不過可以看到對面有站務人員在準備了
等待剪票口打開

雖說PIDS顯示列車準點, 但才剛有一列貨列通過...這樣能準點嗎?
確定會準點?

接下來要搭乘這班4827次前往下一站
好吧, "電車"站站停又一次破功了, 畢竟是柴油客車...XD
4827次進站

看到這張圖,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沒錯, 路線上的平溪線是從三貂嶺分歧的, 這裡畫的算是"運轉系統"的概念


[猴硐車站]

以鄰近貓村而著名的車站, 實際上站名使用的漢字以及發音值得玩味
在漢字方面, 最早相關聯的地名是"猴洞", 後來在日本時代設立車站的站名是"猴硐"
接著到了國民政府時代, 站名一度改為"侯硐"約50年的時間, 近年又改回"猴硐"
而發音的部分, 先不論台語的部分只講國語, "硐"這個字其實發成"同"或是"洞"的音都可以
雖然台鐵在國語播報的時候都是發成"同"的音, 但我自小到大提到本站都是讀成"洞"的音 XD
猴硐下車

車站燈箱上的圖案: 貓, 礦工, 猴, 三者一起站在著名的瑞三運煤橋上


因為來過這裡太多次了, 就簡單拍一下好了
本站有兩座島式月台, 一般列車主要是使用東側的1月台
而2月台使用的場合比較少, 不過偶爾也會遇到原本某班列車預計停靠2月台
但是最後站方卻臨時廣播要改停靠1月台的情況(通常是平溪線列車吧?)
寬廣的腹地, 有兩座島式月台

從1月台南端看出去, 可以看到東西正線都是對應1月台
另外除了兩邊加起來有好幾條側線, 遠處也有停放維修車輛的留置線
1月台南端
遠方有兩條維修車的留置線

2月台似乎正在進行連結作業
連結作業

1月台和站房(?)間有著廣大的空間
從前這裡主要的功能是貨運, 現在站房處下方的空間原本是讓貨列裝載煤炭的
雖然軌道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拆掉, 現在這個空間變成了樓梯和廁所等設施
不過從月台側還是能看出這種不尋常的高挑設計
空間寬廣但側線不多

由三輛蓬守車組成的貨列已經連結完畢
連結完畢

原來3CK2100比3CK1500還要矮

高速通過的192次DR3100柴聯自強號
呼嘯而過的DR3100

月台北端, 注意柱子上提示的候車位置
月台北端

站內的跨站天橋
出站晃晃

站房的所有設施都是位在2F, 而1F就是原本用來裝載煤炭的空間


一片空白的票價表, 不過貓跳台倒是少不了


從2F俯瞰站前廣場
雖然這天是平常日, 不過遊客其實還蠻多的


位於站內天橋南側的站外天橋, 已經不記得是哪一年蓋好的
天橋可以通往車站西側的猴硐貓村, 內部也有一些貓設施
不過老實說依據前幾次來這裡的印象, 在天橋之外看到貓的機率比較高


走樓梯時意外發現這是個不錯的列車拍攝點
突然覺得樓梯上拍列車好像不錯

來一張站房正面, 不過因為不夠廣角, 還是得退到圍牆後


這次沒有時間可以逛貓村, 加減拍一些貓


來幾張貓


很有原則的貓(?)
有位正妹拿著零食要給他, 但他始終不為所動, 就這樣靜靜坐著...XD
面對正妹以零食誘惑卻不為所動的貓

搭上4208次繼續前進
只有四輛的4208次

[貢寮車站]

本日行程的倒數第二站, 來到位在彎道上的貢寮, 上下車時得格外小心
貢寮下車


預告號誌機讓月台東端看起來很熱鬧
熱鬧的月台東端

本站是這次行程中, 唯一只設有一座島式月台的車站
月台遮雨棚的造型還蠻有古典風格的
只有一座島式月台

站房看起來相當新穎
不過圍起來不知道是為什麼, 走道還沒完工?
站房內側

看起來也蠻新穎的跨站天橋, 無障礙電梯則是還沒開放使用
跨站天橋
果然電梯還沒開放

月台西端, 可以看到除了相鄰月台的這兩線, 兩邊外側還各有一線
不過靠近站房的那一線應該已經被增建的無障礙電梯阻斷了吧?
月台西端

試著拍攝站房外部正面
可惜站房所在的朝陽街還蠻窄的, 其實只有一般巷子的寬度
就算退到了對面民宅的屋簷下, B016廣角端還是不夠力...
試著拍站房外側



車站燈箱圖案, 要表達的是夕陽下的雙溪嗎?


月台上"出發號誌反應標誌燈"的按鈕
出發號誌反應標誌燈

搭上4189次往本日行程最後一站前進, 這一班終於是八輛車了
4189次

[牡丹車站]

行程的第10座車站, 也是最後一座車站, 位在彎道上的牡丹
從車廂上的光線看得出來太陽的角度已經很斜了
牡丹下車

月台東端(說是南端也對?), 可以看到遠處是個反方向的彎道
2月台東端

由於位在彎道上, 本站有兩座又彎又長的側式月台
有趣的是兩座月台的遮雨棚長度並不相同, 但都遠遠短於月台長度
個人猜測也許原本月台沒有這麼長, 現在看到的是延長之後的結果?
兩座月台的遮雨棚長度明顯有差


隔著軌道看對面1月台各種不同的"牡丹"字樣, 同時也可以看到月台不斷加高的痕跡
幾個不同的牡丹


車站燈箱上的圖案, 簡潔有力, 就是兩朵牡丹花 XD


對面有貨列通過
又有貨列通過

來到月台西端, 兩座月台的位置有一段落差

2月台西端

透過站內地下道前往對面的1月台
站內地下道

從1月台往車站東南端看, 會看到很明顯的S形彎道以及下坡
原因在於雙溪和牡丹的高度差約有51公尺, 兩站之間存在著坡度達千分之16的"牡丹坡"
因此看到明顯的下坡也就不奇怪了
來到1月台看看
東端有個S型的彎道

1月台往西北端看, 彎道感十分明顯


鄰接著1月台的車站大廳, 內部明亮整潔, 而且空間還不小
不過廣大的空間裡僅設置幾張座椅而顯得空曠, 而且過了下午五點後就沒人看管
(本來想說有這樣格局的車站會是無人的招呼站? 一查之下原來目前是簡易站)
空曠的站房內部


站房外側, 車站的出入口方向和鐵道平行
而且大廳位在站房的2F, 連同鐵道的土堤, 比地面高出了一層
換句話說站內的"地下道"底部並不是在地下, 而是外頭地面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站外有個公車站牌, 會有小巴士開進來
站房外側

車站旁的牡丹活動廣場, 看起來比較像汽車停車場(?)
牡丹活動廣場

沿著鐵道土堤旁的巷道前進
沿著鐵道土堤下的小巷道往西走

再次遇到牡丹溪, 這裡的景色比雙溪那邊好看
牡丹溪

一旁就是牡丹老街
牡丹老街


牆上有關於舊三貂嶺隧道以及三瓜子隧道的說明
隧道指引

繼續往西走, 來到102縣道的高架橋下
看起來這裡也算是個還不錯的列車拍攝點
這裡似乎是個不錯的拍車點
從站外拍列車

這裡同時也是自行車道的東端起點, 一路走下去就是舊三貂嶺隧道了
再往前走就是舊三貂嶺隧道了


想在回到車站前試著多拍一些列車
不過天色不早了, 成功率實在不高, 勉強拍到一列還可以的
終於拍到一列比較像樣的

回到站內候車
老實說個人覺得牡丹的月台是有點危險的
在沒有月台廣播的情況下, 自強號等級的列車呼嘯而過還真的有點恐怖
呼嘯而過的EMU3000

今天台鐵列車誤點狀況可說是從啟程持續到回程
附近有兩位同樣在等車的阿伯, 當他們看到PIDS顯示誤點的時候
破口大罵到連三字經都出來了...XD
列車誤點囉

就在光線暗到快門已經如同體力一般即將撐不住的時候
能夠回家的4197次終於和對向列車一同進站了
也幸好這時候是在沒什麼人的牡丹上車, 位子空到可以隨便選
因為列車一過了猴硐和瑞芳之後, 車上的人就多到快要滿出來了
快門速度快撐不住了
回家的4197次

======

花了幾乎一整天的時間, 終於把柴聯自強號和北段的宜蘭線一次搞定
至於宜蘭線在宜蘭縣內(無誤)的路段呢?
考量到班次密集程度不如縱貫線, 也許還是得先好好研究過時刻表再說了
只是不知道下一次的動身會在何時呢?
arrow
arrow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