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礙於時間和天候因素, 沒辦法把七隈線搭完全程
不過其它兩條路線要走透透應該是沒問題的
在把空港線全部走完之前, 先來搭乘與之直通運轉的箱崎線
======
中洲川端 (H01 / K09)
前面提過在中洲川端可以轉乘開往貝塚的箱崎線列車
雖說空港線和箱崎線之間也是有直通班次
不過直接來中洲川端的上層月台轉乘是最簡單的方式
一列1000N系電車已經停靠在1番のりば, 那就上車吧
相較於空港線, 箱崎線列車的使用人數就沒那麼多了
在這下午的時刻, 車內絕大部分的座位都是空著的
列車開到一半, 看到頭上這LED顯示幕的內容
差點以為自己脫窗, 把前三個字給看錯成某個人名
(其實"馬出"是當地地名, "九大"則是九州大學的簡稱)
======
貝塚 (H07)
箱崎線的長度不長, 含頭尾只有七座車站
路廊大致和鹿兒島本線平行, 不過比較靠海邊這一側
原本一路都是地下隧道, 在接近終點的數百公尺之前又爬了上來
進入位在地面的貝塚車站
列車行先已經切換到空港線的姪濱, 也就是下一班是直通列車
站內只有一座島式月台, 本列車停靠的是西側的1番のりば
不過看了一下另一側的2番のりば, 外面竟然還有多出了一線
觀察月台南端, 看來東側(左手邊)外面那一線應該是維護用的
和少少的搭乘人數相較之下, 月台顯得相當寬廣
由於月台是有弧度的, 因此設有監視器和螢幕便於確認
不過...不是說"地下鉄線内ワンマン"嗎? @@
往北走到底就是改札口
從電光揭示板的內容可以發現, 接下來的三班列車都是從1番のりば發車
出了地下鐵的改札口, 對面就是西鐵貝塚線的改札口
這座車站很有意思, 雖然外觀上看似僅有一座南北向的島式月台
但是月台又從中間分成南北兩半, 南邊是地下鐵的, 北邊則是西鐵的
和繼續正常行駛的地下鐵不同
西鐵貝塚線為了防颱, 直接宣布下午三點後全線停駛
也因此在場的確有幾位想要轉乘的旅客, 出了改札口後發現撲了個空
西鐵的"にゃん電"(喵電?)看板
這是西鐵貝塚線的彩繪列車, 不過查了一下, 似乎已經運行終了的樣子
西鐵的600形電車, 短短的兩輛編成, 因為停駛要回送了
話說改札口旁邊有個名稱很有趣的店面 - "土下座餃子"
(ごめんなさい!!!! XD)
而且很特別的是, 這是個無人的店面
和其它常見的跨站式站房, 或者所謂"橋上站舍"不同的是
本站的改札口設在車站中間的1F地面層
不過因為兩側都還是軌道, 因此進出站仍然需要爬上爬下, 或者搭電梯手扶梯
======
車站西側有一座貝塚交通公園, 內部陳列了一些交通工具
公園內各種號誌和道路標線的設施
讓人想起小時候去過, 曾經存在於汀州路的"兒童交通博物館"
陳列於公園內的一架D.H 114, 註冊號是JA6159
不過從外觀看來, 維護的狀況似乎不太好
(圍欄裡面的狀況還真的可以用"草長得比人高"來形容...@@)
換個角度看西鐵電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颱風將至, 所以沒什麼人, 還是平常人就很少?
倒是接下來這一項陳列的交通工具, 令人感到相當有興趣
這可是一輛蒸汽火車和一輛客車的組合呢
位在前方的蒸汽火車, 是9600形的49627號機
保存於高雄哈瑪星的台鐵DT609(DT580型)即為其同型的車輛
後方的客車不用多說, 看圓潤的外型就知道是寢台特急用的20系客車
而這一輛型式ナハネフ22形, 擁有流線型展望席的二等寢台緩急車
先前在大宮的鐵道博物館也曾經看過(就只有這兩輛被保存下來做展示)
根據解說牌, 這輛客車在晚年的最後運用
是開行於門司港與西鹿兒島(今天的鹿兒島中央)之間的寢台急行"かいもん"
車上的種別行先也保留了當時的設定
客車內部有擺設成一般座椅和寢台兩種模式來展示
從現場配置的梯子看來, 感覺上以前是可以進入車內參觀的
不過不知道是因為疫情還是什麼原因, 現在是不能進入的, 只能在外面拍攝
======
回到站內等待列車發車, 旅客依舊稀少
不過這樣一來又可以肆無忌憚(?)地在車內拍照了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1000N系的貫通門是相當寬敞的雙開式設計
和以前搭乘過的東京地下鐵16000系是類似的作法
乘務員室內的設備, 流露出些許古早味
最後看一下軌道末端, 有個止衝擋, 因此並沒有和西鐵貝塚線連接在一起
雖然地下鐵箱崎線和西鐵在軌距以及供電上都是相同規格, 但兩者並未直通運轉
如果要直通的話, 也得先把軌道接起來才行(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