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途來到了第五天, 這天的行程要前往長崎
因此不但會搭乘到才在2022年開業的西九州新幹線
而且還能親身體驗隨著這條新幹線開業所帶來的"特產"
也就是在來線與新幹線之間的"同月台平行轉乘"
自從1976年長崎本線全線電氣化之後
"かもめ"(海鷗)這個列車名稱便由長崎本線特急電車所承接下來
使用的車款從早期的485系, 到後來九州自家的783系, 787系, 885系等等
直到2022年西九州新幹線武雄溫泉到長崎路段開業
隨著"かもめ"這個名稱被新幹線列車拿去使用, 正式從在來線消失
不過由於西九州新幹線是一條孤立的路線
因此原本的在來線特急並未消失, 而是轉生為特急"リレーかもめ"(接力海鷗)
雖然列車不再直接通往長崎, 但是"リレーかもめ"顧名思義就是要"接力"
其特別之處在於列車會開進武雄溫泉的新幹線月台
讓乘客能夠在同一座月台的兩側直接進行在來線和新幹線的無縫轉乘
兩班列車就好像接力賽的前後兩棒一樣, 將乘客載往終點
======
一大早來到博多車站 - 真的很早, 才七點左右而已
不過電光揭示板上已經可以看到由博多始發的"リレーかもめ"5號的資訊了
而且可以注意到上面寫的目的地是"長崎"
在車站北邊的引上線, 發現了787系BM-10編成的蹤影
月台上方設置額外的電光揭示板來指示特急乘車位置
這點和京都車站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博多的3番のりば不是特急專用)
那麼就來搭乘這一班由787系擔綱的"リレーかもめ"5號
目前大部分的"リレーかもめ"班次都是由787系擔綱
1992年登場的787系, 雖然已經有超過30年的歷史, 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棒
內裝的質感相當不錯
天花板的照明搭配封閉式的行李架, 有一種搭飛機的感覺
一人一片的窗戶, 面積還蠻大的
椅背小桌說明著787系會有多種不同編成長度
不過在擔綱"リレーかもめ"的時候基本上會是8輛編成
現在大部分的列車都已經看不到的"票插"
很特別的是設置在枕巾後方的這塊空間
通道門上方設置了LED顯示幕
下方雖然寫著大大的"787 AROUND THE KYUSHU"
但隱約仍能看到背景的"TSUBAME"字樣
座椅下方也能看到"TSUBAME"字樣
雖然列車外部塗裝已經改變為今日的"AROUND THE KYUSHU"
但這些787系最初運用於特急"つばめ"的歷史還是在一些小地方留了下來
不愧是特急列車, 車內還有地毯
扶手上這個用途不明的設備, 很像是把什麼拆掉的感覺?
頭頂的閱讀燈
中途在佐賀短暫停靠
渡過嘉瀨川
列車通過江北之後與長崎本線分道揚鑣, 進入佐世保線
這是"リレーかもめ"和以前的"かもめ"的不同之處
列車在高橋停了下來, 但是這裡離武雄溫泉還有一站
而且按照時刻表, 列車是不會停靠高橋的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武雄溫泉僅設有一座月台是用來讓在來線和新幹線轉乘的
在來線和新幹線列車各使用月台的一側
因此必須等前一班"接力"的列車出發開往博多之後, 才能夠接著進站
等待數分鐘之後, 列車駛入武雄溫泉的10番のりば
而新幹線N700S擔綱的"かもめ"5號已經停靠在月台另一側的11番のりば
免過改札口, 免花時間跑來跑去, 這就是傳說中的同月台對面轉乘
當然武雄溫泉還有其它月台, 但只有這一座可以這樣轉乘
而且轉乘時間有三分鐘, 在這麼近的距離下, 即便是行動不便者也不必擔心
(除非兩班車訂到的指定席座位差太多, 那就得費點勁了)
這種在來線與新幹線的同月台對面轉乘, 其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在2004年九州新幹線第一階段通車時, 就在新八代運用了這樣的轉乘方式
將原本在地面的在來線, 另外拉了一條連絡線到高架的新幹線月台
讓787系特急"リレーつばめ"和新幹線800系"つばめ"可以進行同月台轉乘
"リレーかもめ"完成了第一棒, 接著就將重責大任交給下一棒"かもめ"了
======
去程的部分到這邊打住, 接著是回程的部分
回程是搭乘新幹線"かもめ"56號, 一樣要在武雄溫泉轉乘對應的"リレーかもめ"56號
差別在去程有訂好指定席, 回程則是自由席爭奪戰(?)
這班接力回博多的"リレーかもめ"56號是由885系擔綱
885系是2000年登場的傾斜式特急型電車
同時也是台鐵TEMU1000太魯閣號的開發藍本
月台上的電光揭示板, 透露了相當多的資訊
首先是左手邊新幹線11番のりば的部分
"かもめ"56號並不會直接回頭擔綱往長崎的"かもめ"55號
而是會先回送, 然後下一班"かもめ"55號才會進來
至於右手邊在來線10番のりば的部分也是相同的狀況
不過還可以注意到, 除了"リレーかもめ"之外, 部分的"みどり"也有相同作用
(但不是每個班次都停靠10番のりば提供同月台轉乘)
而且這些在來線特急的班次編號都和對應的新幹線"かもめ"班次編號一致
由於885系只有6輛編成, 當中只有3輛是自由席
比787系有4輛是自由席來得少, 所以手腳不能太慢
不得不說885系真的很有時尚感, 看這光線就知道了
幸好晚上需要"接力"的人不多, 順利坐到靠窗的位子
客室的內裝相當漂亮, 有點787系的味道, 但是又更上一層樓
座椅並不是簡單的設計, 坐起來非常舒適
不過如同787系, 左右相鄰的座椅竟然是不同的花紋, 不知何故?
窗戶的遮陽板和掛勾
稍微仔細一點, 會發現車內到處都有"KAMOME"的圖案
說明著885系從前擔綱長崎本線特急"かもめ"的歷史
回到博多, 利用下車前的小小空檔記錄一下漂亮的內裝
當然漂亮的車頭也是要記錄一下的
這一列SM1編成雖然已卸下特急"かもめ"的任務
外部的塗裝也標記著"AROUND THE KYUSHU", 但"かもめ"的海鷗圖案依然四處可見
列車回送
最後是同月台轉乘的小插曲
由於這種方式不需要經過改札口
因此即便只買了前面一班列車的票, 轉乘後面那一班列車時也不會遇到阻礙
當然這種場合就得仰賴列車長積極驗票了
而在搭乘回程"リレーかもめ"56號自由席的過程中
就遇到了附近有幾位乘客(聽口音應該是韓國人?)手上沒有票
於是就得補票的事情 - 那種雞同鴨講的狀況實在是有點尷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