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武雄溫泉從特急"リレーかもめ"5號下車後
接著就是透過特有的同月台平行轉乘
直接來到對面搭乘新幹線"かもめ"5號, 繼續前往長崎的行程
作為整備新幹線計畫中的一環, 九州新幹線實際上包含了兩條路線
一條是從博多到鹿兒島中央的"鹿兒島線", 也就是現在所認知的"九州新幹線"
另一條則是經由新鳥栖往西分歧出去, 通往長崎的"西九州線"
也就是現在所認知的"西九州新幹線"
2022年9月23日開業的西九州新幹線
由於中間的佐賀縣反對, 因此只完成了武雄溫泉到長崎的路段
而中間新鳥栖經由佐賀到武雄溫泉的路段則未能動工
因此成為了雖然是日本最新, 但也是長度最短(66 km)的一條新幹線
並使得這條路線孤立於既有的九州新幹線之外
為此, JR九州的應對方式是開行在來線特急"リレーかもめ"
並且讓"リレーかもめ"駛入武雄溫泉的新幹線月台
讓乘客能夠同月台平行轉乘新幹線列車, 在轉乘上的損耗降到最低
======
回到武雄溫泉的月台
先前搭乘"リレーかもめ"訂到的座位是在2號車
而新幹線"かもめ"訂到的座位是在1號車, 不用跑很遠
目前西九州新幹線只有一個列車種別"かもめ"
由最新的N700S系8000番台擔綱, 所有列車均為6輛編成
車門旁巨大的"かもめ"字樣和車廂號碼非常醒目
簡潔而舒服的通道間
第一次搭乘N700S系, 車內採用間接照明的設計
指定席如同800系, 座位是2+2的配置
座椅設計和800系幾乎相同, 只有顏色不一樣
雖然木質椅背沒有桌子, 不過還有扶手內部的收納式桌子可以用
準備從武雄溫泉發車
地板有好幾種不同的花紋
通道門上方的大型LCD螢幕是N700S系的標準備配
此時列車到達嬉野溫泉 - 這一站名稱很有意思, 讀起來好像"開心的溫泉"
起身回到通道間走走
車上還設有像是精品展示櫥窗的空間
同時也有不少N700S的畫作
大型行李空間
回到座位上
另外不能不提的就是現在新款列車必備的電源插座
沒拍到站牌, 不過這一站是新大村
抵達終點前的最後一站 - 諫早
窗戶的遮陽簾花紋很好看
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旅程即將結束, 列車抵達終點長崎
再來多拍兩張客室內的照片
列車停靠在12番のりば, 從這個角度終於可以看到車頭的全貌
想要拍個車頭"KAMOME"標誌的特寫
結果血跡意外地搶眼...沒辦法, 這是新幹線
更多的"KAMOME"標誌
這一列Y2編成的列車之後將擔綱回程的"かもめ"16號
如同"リレーかもめ", 列車行先顯示幕上的終點並不是"武雄溫泉", 而是"博多"
兩列N700S系並列, 遠處停靠在14番のりば的Y3編成則是擔綱"かもめ"14號
目送"かもめ"14號出發
回頭再幫Y2編成多拍個兩張
從電光揭示板的資訊, 看得出來西九州新幹線的班次密度並不高
有趣的是, 在"かもめ"16號的下一個班次是20號, 中間並沒有18號的班次
(不過2024年改點之後, 變成18號取代了16號)
======
這邊也來講一下晚上回程的部分
和早上出發不同的是, 晚上是要搭乘自由席
而且因為先體驗了一段在來線的氣動車, 所以是在諫早才要搭新幹線
不過諫早的轉乘時間並不是很長, 手腳不能太慢
回程要搭乘的班次是"かもめ"58號
九州的新幹線都相當佛心, 即便是6輛編成的列車, 也至少有3輛車是自由席
和指定席不同, 自由席就是採用一般新幹線常見的座椅, 以及2+3的座位配置
沒有像800系那樣, 不論指定席或自由席都一視同仁給予尊爵的座位(?)
不過話說回來, 黃色的座椅顏色真的蠻醒目的
雖然不是從長崎出發
幸好車內乘客少少, 順利挺過第一階段的自由席爭奪戰(?)
最後當然是武雄溫泉下車轉乘"リレーかもめ"56號, 開始第二階段的自由席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