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時間的話, 其實很想花個半天的時間來探索一下"嵯峨野線"
不過可惜時間是完全不夠用的, 因此頂多只能趁著移動的過程中順便看看
而無法特意拜訪某些與景點行程沒有關聯的車站
======
嵯峨嵐山 (E08)
回到車站等車的同時, 順便拍攝對向從京都方面開過來的列車
每次看都感覺這個方向的坡度變化還蠻奇妙的
往京都的列車來了, 準備回到京都市區
======
這次一樣站在最前面拍攝一些照片
太秦 (E07)
路基的所在之處有些地塹的感覺
離開太秦之後就開始爬上京都市區的高架路段
花園 (E06)
因為京都沒有很高的大樓
所以走在高架路段上的感覺和在大阪很不一樣
円町 (E05)
此時再度和對向的特急列車擦身而過
根據時刻表, 這一班應該是開往城崎溫泉的"きのさき"7號
接著來到一個半徑還算蠻小的彎道
看到這圓圓的結構, 表示該下車了
======
二条 (E04)
只能說車站的代號"E04"真是太巧了...絕對不是在罵人
目送列車出發的同時, 剛好對向往嵯峨嵐山的列車也要進站, 那就順便錄下來
可惜一開始對焦好像怪怪的...
不過後來看了一下時刻表, 對向列車似乎是誤點了?
本站是京都鐵道在1897年最初開業時位於京都端的起點(九個月後才延伸到京都)
當然原本是一座地上車站, 現在的高架化車站則是在1996年完工的
而原本古色古香的地面車站舊站房則移築至京都鐵道博物館, 扇形車庫的北面
目前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就是位在這舊站房內
(結果當初參觀後買完紀念品竟然忘了拍舊站房!! 只好等下次有經過再補拍了 Orz)
先看一下月台南端, 原本月台設計上可以容納達到10輛車的長度
不過也許是配合現行列車的長度(最多八輛), 月台末端封閉了一段空間
雖然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彎道, 但已經看不見下一站丹波口
巨大的圓型遮雨棚, 是現在二条車站最醒目的標誌
這一段空間的長度可以涵蓋大約三輛車
月台上的站牌
由221系和223系2500番台所組成, 開往京都的快速列車
這個組合稍早在馬堀的時候看過
本站是所有列車, 包括快速以及特急皆會停靠
月台北端, 和南端相同, 末端也是封閉了一段空間
稍早列車即將進站前走過的大彎道
準備出站, 改札口位在地面層
左手邊是改札口, 右手邊則是7-11等店面
車站底下做成行人徒步區, 連自行車都不能騎進去
最後從車站的西側來看一下這個巨大的圓型遮雨棚
可以看到左上角(月台北端)另外還有延伸出去的遮雨棚, 不過南端就沒有了
另外左邊的地下道是地下鐵東西線的出入口, 沒和JR的站體整合在一起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