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去年拜訪京都的時候, 原本就有把二条城納入行程之中
只是無奈對時間的掌握太差, 最後只能放棄
這次前來京都就學乖了, 在午後預留了相當充足的時間
就是為了要在二条城好好地走上一回

======

二条 (T15)

雖然山陰本線的二条車站已經是距離二条城最近的JR車站
不過距離出入口還是需要步行超過1km的距離
因此儘管只相差了一站, 但還是選擇轉乘地下鐵東西線, 節省大把體力和時間
轉乘地下鐵東西線

由於後續還是有需要搭乘地下鐵的行程, 所以乾脆就入手一日券
一日券入手

搭乘到的是50系電車
這次搭乘到的都是50系電車

透過前方緊急貫通門, 看到了包括天花板上剛性架空電車線的設置方式
以及車站站體與隧道交界處等以前不曾留意過的細節


======

二条城前 (T14)

來到了距離二条城最近的地下鐵車站"二条城前"
二条城前

想要透過月台門拍攝50系電車, 結果被反光弄成這樣...


陳列於站內的古早文物



======

二条城的東南隅櫓, 與地下鐵車站的1號出口隔著外壕相望
這是唯二留存下來的櫓之一(另一座是西南隅櫓)
元離宮二条城
東南隅櫓

東大手門是遊客出入的唯一通路
右手邊這座紀念碑設置於昭和15年(1940年)
因此可以注意到上面的字體是尚未簡化的"史蹟 舊二條離宮 二條城"
東大手門

來一張東大手門正面照, 氣勢不凡


原本查詢官方網站, 二条城的門票有分成¥800的"入城券"和¥500的"二之丸御殿觀覽券"
(當然想要參觀二之丸御殿的話也得買入城券, 畢竟不可能飛進去...XD)
不過現場售票處似乎只有兩者合而為一的版本, 價格也是兩者相加的¥1300, 沒有折扣
門票可不便宜


======

現在的二条城是由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所建
除了有守護京都御所的功能, 也是將軍上洛時的住所
其中對應今日"二之丸"的部分是最初的範圍, 於1603年落成
之後在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時代, 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的行幸(寬永行幸)
在1624年到1626年之間進行擴張改建, 讓二条城來到了今日的規模
不過日後隨著將軍不再於此處逗留, 二条城開始走向荒廢

在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江戶時代之後
江戶幕府第15代, 同時也是最後一代將軍德川慶喜於1867年在二条城宣布"大政奉還"
隨著數百年來支配著日本的武家政權走入歷史, 日本開始急速蛻變
而在明治時代, 二条城成為了皇室的"二条離宮", 直到昭和時代賜與京都市
自江戶時代以來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二条城, 終於在1940年以"元離宮二条城"之名開始向外界開放
日後更在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

既然買了門票, 那就事不宜遲, 趕緊入城


方才看到的東南隅櫓, 不過在城內也只能遠觀, 不能走上鄰近的階梯


唐門是二之丸御殿的正門
其富麗堂皇的造型, 讓大量遊客們紛紛在此佇足合影
唐門



穿過唐門之後, 就來到了二之丸御殿
二之丸御殿由好幾座由東南往西北延伸, 連在一起的建物所構成
除了畫面中看得到(由右至左)的車寄, 遠侍, 式台, 以及大廣間之外
後面還有蘇鐵之間, 黑書院, 以及白書院等建物
二之丸御殿

被指定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 可說是二条城內最為核心且最具有歷史價值的區域
這座建於德川家康時代且留存至今的御殿, 見證了整個江戶時代的興起與終結
透過走訪內部各個不同功能的房間, 觀賞精美的壁畫
讓人得以一窺江戶時代的藝術造詣及權力中心的面貌
(剛好參觀當下還遇到有人在解說, 就直接跟在旁邊聽)
甚至內部還有以人偶模型重現當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的場景, 令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了, 作為國寶的這樣一個重要區域, 參觀上當然也是有所限制
除了脫鞋是一定要的之外, 內部也禁止攝影, 所以參觀的時候仔細用眼睛體會就好
不過一旦進入二之丸御殿之後, 就會明白這¥500是絕對值回票價的

======

經過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 終於將二之丸御殿參觀完畢

展示於二之丸御殿附近, 發生緊急情況時所使用的釣鐘
釣鐘

接著要來參觀二之丸庭園


庭園位在御殿的西側, 在這裡可以從外側以不同的角度欣賞御殿的各建物


由左而右依序是大廣間, 式台, 以及遠侍


小巧但景色優美的二之丸庭園
二之丸庭園



庭園水池與黑書院的搭配還不錯



蠻少人走來白書院西北側的這個角落



往西穿過二之丸庭園的圍牆, 來到了內堀東側

南側的桃山門
桃山門

北側的鳴子門
鳴子門

接著就走過跨越內堀的東橋, 經由本丸櫓門進入本丸內部
本丸櫓門
內堀


最初在德川家康的時代, 二条城的規模僅及於今日的二之丸
後來如前所述, 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1624年開始擴建二条城
今日所見的本丸就是在當時新擴建的

本丸東虎口, 蠻特別的設計, 整個本丸內部又墊高了一層


走在本丸庭園內, 可以清楚地就近欣賞位在北側的本丸御殿
在經歷了長年的整修之後, 本丸御殿終於開放參觀, 但必須在網路上預購門票
本丸御殿現已整修完畢




事實上, 現在的本丸御殿並非當年德川家光時代所建的本丸御殿
在1788年發生的大火中, 已經荒廢中的二条城再度受到重擊
有許多建物燒毀且未再重建, 本丸御殿即是其中之一
一直到了一百多年後的1893年, 明治天皇將桂宮御殿移築至此, 二条城才又有了本丸御殿


位在本丸西南隅的天守閣跡
如同本丸的其它建物, 這座第二代的天守閣也並非德川家康時代所建
而是在德川家光時代從被廢城的伏見城移築而來
不過該天守閣早已在1750年因落雷而燒失, 之後未曾重建, 僅留下天守台
天守閣跡

從天守台上可以眺望二条城內的其它建物


本丸庭園及本丸御殿


南側的土藏及西南隅櫓


本丸御殿的出入口, 這次無緣, 以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參觀
想要參觀本丸御殿可能沒那麼容易


參觀了本丸之後, 從西橋離開

相對於先前從天守台上看到的南側土藏, 這是北側的土藏
土藏

穿越位在內堀北側的北中仕切門之後, 來到了清流園
北中仕切門


這座清流園並非江戶時代的庭園
而是利用京都富商角倉家宅邸遺跡的建材樹木等, 於1965年建成
西側是有水池的日式庭園, 東側是有草坪的西式庭園
照片遠處的建物則是能夠一邊飲食一邊欣賞庭園美景的和樂庵
在裡面飲食還能欣賞庭園美景

香雲亭, 也是能夠用餐的場所, 但不知何時開放



最後經過北大手門, 二条城的參觀也要告一段落了
北大手門

======

本來以為從地圖上看起來規模沒有很大的二条城
想不到這樣參觀下來, 也花了有一個多小時, 而且還不包括本丸御殿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 光是能實際在二之丸御殿裡面走一趟, 就已經非常值得
總而言之, 到二条城參觀是絕對不會讓人失望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京都 二條城 二条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