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山是奈良線在京都市範圍內最南端的一站
在離開京都市之前, 要去拜訪一下位在這附近的兩個點
分別是伏見桃山城以及伏見桃山陵
話說一走出車站後沒多久, 就發現事情不太對勁了
原本從Google地圖上看到預估步行距離約1.3km的時候, 想說根本是小兒科
結果走著走著, 才發現這是一條爬坡的山路(廢話)
不過更糟糕的是, 由於白天都是高達30幾快40度的高溫, 體力掉得很快
這段路爬起來的艱鉅程度遠遠超過一開始的想像
又爬了大約10分鐘, 終於在路邊看到了一個充滿著鏽斑, 上面有天守閣圖案的牌子
謝天謝地, 終於來到停車場了
位在停車場北面, 氣派的大手門
一旁的石碑以及大手門的匾額上寫著"伏見桃山城"的字樣
在16世紀末, 豐臣秀吉曾經在指月山修建伏見城
由於後來該城毀於慶長大地震, 因此後來豐臣政權又在桃山(木幡山)建造新的伏見城
不過到了江戶幕府的時代, 由於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下令廢城, 伏見城也走入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 當初城內許多建物移築至它處 - 二条城的第二代天守閣就是這麼來的
至於現在看到的"伏見桃山城", 則是在1964年所建
作為主題公園"伏見桃山城キャッスルランド"的設施之一
只是該主題公園最終因為虧損而在2003年關閉
而這一帶後來成為伏見桃山城運動公園, 一旁甚至還有棒球場
雖然主題公園關閉了, 但園區內最具標誌性的大小天守閣在民眾的要求下得以保存下來
外觀看起來不但漂亮而且氣派 - 雖然附近的樹木長得很大欉, 大到會擋住建物
稍微再往前走近一點, 就很明顯可以看到有黃色封鎖線了
由於安全上的疑慮, 大小天守閣在2012年之後就已經禁止進入
只不過之前一直以為只是"不能跑進天守閣內部"
殊不知到了現場後, 才知道其實是連外面這圈石垣都不能走上去 Orz
沒辦法了, 只好在還能走動的範圍隨手拍一拍照, 只不過下午的大逆光有點麻煩
不知道雜草叢生又有安全疑慮的大小天守閣, 最後是否仍會走上拆除的命運呢?
雖然並不是真正的歷史建物, 但蓋得這麼漂亮, 想來真是有點可惜
從停車場離開後, 轉入一條充滿林蔭的步道, 簡直是這大熱天的救星
這條步道就是桃山陵墓地的北參道, 如果沿此往北走, 可以前往桓武天皇的柏原陵
而如果往南走的話, 可以前往伏見桃山陵
來到與西參道的交叉口, 這裡設有"桓武天皇御陵參道"的石碑
接著就沿著西參道一路往東走
沿途是有點像是京都御所那樣的碎石子路, 走起來有點費力
走過宮內廳的事務所之後, 就可以看到明治天皇的陵寢 - 伏見桃山陵
此地原本是先前提到, 遭到廢城的伏見城本丸跡所在, 後來修築成為明治天皇的陵寢
而和其它大多數皇陵最大的不同點, 在於一般的皇陵多為象徵性的(類似衣冠塚?)
然而明治天皇是真的安葬在伏見桃山陵內
而除了明治天皇的伏見桃山陵之外, 東側還有一座昭憲皇太后的伏見桃山東陵
不過因為媽媽覺得身體感受到不太舒服, 就沒有再繞過去拜訪了
位在陵寢南側的大階段, 高度蠻高的
現場看到有些人會在這裡把爬樓梯當成運動
宮內廳的公告
簡單來說, 不要帶走任何屬於這裡的東西
從東側下山, 沿途看到遠處的奈良線列車
之所以要走東側而不是直接朝西側的車站方向走
是因為想順道來朝聖一下先前在台灣引起轟動的京都橘高校
當然因為這個時候在放暑假, 學校裡是沒有學生的, 不過路還是可以走
途中經過乃木神社, 不過時間已晚, 無法進去打擾
回到車站前, 又從奈良線下面鑽過去了一次
原本的舊橋樑和複線化工事所蓋的新橋樑, 並排之下成為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