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阪天滿宮參拜完後, 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
趁著要吃午餐的機會, 趕緊在最後再來看兩座JR東西線的車站, 然後就直奔尼崎
畢竟尼崎並非這天的終點, 而是繼續往寶塚方向的起點呢
======

北新地 (H44)

和前一站大阪天滿宮一樣, 本站也設置了半高式月台門
北新地

一開始提過在JR東西線的前身"片福連絡線"計畫中
這條地下路線是從京橋出發, 經由大阪而連接尼崎
雖然最終JR東西線並沒有直接進入大阪車站, 但是本站和大阪車站的直線距離其實不到500m
除了和地下鐵四橋線非常鄰近可以快速轉乘之外, 也和梅田地區的地下街互相接壤


本站的圖案是稻穗


由於和梅田的地下街連在一起, 出站之後可以感受到源源不絕往來的人潮
和梅田一帶的地下街互相連接

這一隻恐龍的名字叫作"キタノザウルス", 從1997年開始就待在本站了


午餐在"大阪駅前第2ビル"地下街的摩斯漢堡解決
午餐吃個摩斯漢堡

很妙的是, 雖然車站和地下街是連在一起的, 但一開始並沒有意會到這個事實
當時出站之後查詢Google地圖, 結果叫我先回到地面上
過馬路繞到"大阪駅前第2ビル"的北側入口再進入
結果等吃完摩斯漢堡之後, 發現根本走沒幾步路就可以回到車站了啊啊啊啊~~~~


由於實際上車站就位在梅田一帶, 上下車的人數比前兩站明顯要來得多
這時觀察電光揭示板, 發現右邊往塚口的區間快速竟然誤點到10分鐘
變成要比下一班普通列車還晚到
由於JR東西線中途各站無法待避, 推測列車早在片町線就已經誤點了


搭上這一班207系的普通列車繼續前進
 
207系的"偏心"貫通門

======

加島 (H48)

本站是抵達尼崎前的最後一站, 沒有設置月台門
加島

位在彎道上的本站, 圖案是...波浪?


雖然站內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從地圖上看起來, 站外很有意思


首先來到車站北側的2號出口
話說眼前的這個樓梯口標示為"2イ", 而遠處的樓梯口標示為"2ロ", 不知何故?
北側的2號出口

JR東西線的月台在地下, 而東海道本線從上方通過, 在本站並沒有設置月台
上方有東海道本線的軌道

接著來到南側的3號出口
東側的"3イ"出口被稱為"竹島東口", 相對之下西側的"3ロ"出口則是"竹島西口"
南側的3號出口  

要觀賞從東海道本線呼嘯而過的列車, 竹島東口這裡算是不錯的地點
 

接下來都改成用錄影的好了
這天最幸運的是親眼看到了JR西日本最新款的總合檢測車: DEC741形氣動車
 
 
 
 


回到月台候車, 這時發現往尼崎方向的隧道出口就在眼前
可以看到地下隧道的出口

對向列車先進站, 這是一班開往木津的...臨時列車!?


月台彎道上的警示燈亮起, 來搭乘這班開往塚口的321系


最後就錄一段加島到尼崎之間的前面展望
用列車在鑽出隧道之後的六線並行壯觀景象, 來結束這一趟JR東西線的旅途
附帶一提, 列車長在廣播時, YouTube的自動字幕有作用, 可以參考一下(大部分是準的...XD)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