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亡的SATA1 & SATA2


悲情的主機板IP35-E, 從五年前買來的第一天
就有著SATA插槽會與針腳分離的詭異毛病(該說是偷工減料還是組裝不當??)
雖然一開始靠著自己小心翼翼的巧手, 還能順利把塑膠件裝回去, 避過插槽毀壞的慘劇
但隨著歲月過去, 當需要動到主機板內部, 而需要拆裝SATA cable, 甚至不慎去"摸"到SATA插槽時
不幸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如圖, 原本IP35-E有四個SATA插槽可用
(雖然板子有SATA1~6, 但是其中SATA3 & 4是高階版本的IP35才有, 閹割版的IP35-E只有四個)
不過在慘劇陸續發生的情況下, SATA1 & 2的塑膠件已經消失了, 針腳也是歪的歪, 斷的斷
剩下兩個堪用的, 記取教訓, 趕緊用快乾膠把塑膠件給加強一下, 希望不要再從板子上分離
在只能接一顆硬碟與一台光碟機的情況下, 倒也勉強過了幾年
直到最近一兩年, 深覺硬碟D槽空間實在捉襟見肘, 原本的6400AAKS快要不敷使用
而TB級容量的硬碟已經來到可接受的價位, 或許該是時候也入手一顆

但想要接新的硬碟, 卻又沒有多的SATA插槽可以使用, 怎麼辦?
要嘛就換主機板 -> 頭殼壞掉了嗎?
不然就買擴充卡 -> 並不想花這錢!

沒別的方法, 只有把主機板拆下來, 想辦法把壞掉的兩個SATA插槽給換掉

為了驗證是否可行, 前一陣子我還拿了一張報廢的主機板, 嘗試著把上面的SATA插槽給想辦法解銲下來
一方面是練習, 一方面是剛好可以殺肉
事情的結果很順利, 於是今天就直接來嘗試一下對我的IP35-E依樣畫葫蘆

不過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 因為之前是把完整的SATA插槽給解銲下來, 難度相對的低很多
現在卻是要把一堆已經歪七扭八, 幾乎是斷在板子上的針腳給處理掉
偏偏在遇到幾個SATA腳位的ground時, 這些銲點又顯得非常的強悍, 遇到銲槍或是熱風槍都不為所動
在兩位HW大大同仁們前後努力之下, 依舊很難撼動這幾個堅固的ground
最後還是用了大絕招, 同時用熱風槍 + 吸錫器 + 鑷子戳戳樂, 才把這些頑固的針腳給一一拔除

到了該是換上殺肉件的時刻, 想不到之前殺下來的肉, 腳位不合!!
原因是兩邊固定的ground位置, 與IP35-E的有出入(有些比較舊的主機板, SATA插槽似乎都是那一種的, 兩邊ground並非對稱)
幸好報廢板子隨便問問就有, 殺肉件要取得是易如反掌
在HW大大的幫助之下, 終於又看到兩個SATA插槽出現了
換上殺肉件

做了簡單的開機測試, 雖然很可惜的
不知道是插槽與主機板的內部線路有斷掉還是怎樣, SATA1依舊是無法使用
但幸好SATA2復活了, 最後的結果不是滿分, 但還可以接受

至少, 我可以接一顆新的硬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