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荒廢了數周, 終於要繼續趕進度了
接下來終於進入行程的第五天, 首先是繼續補完東京車站JR東日本部分 - 這次是在來線的高架月台

為了把握有限的時間, 這天起了個大早
不過在前往東京車站之前, 先去一個地方瞧瞧

從後面展望這樣看, 感覺總武緩行線這一段的坡度好像很大
又是從總武緩行線開始新的一天

再次來到御茶之水
又來御茶之水了

附帶一提, 這一天為了想要省錢(外加順便做個紀念?)
所以買了一張"都區內pass", 算是JR的一日券
當日可以在東京都區部(23區, 不含外圍的那些"市")範圍內的JR車站自由進出
(只不過這一天我在範圍外的時間佔大部分...所以說即便省了一點點錢但花了轉乘時間 @@)

來到御茶之水, 自然是想要完成前一年沒能達成的願望
(也就是在聖橋上面拍攝三條路線列車同時出現的畫面)
不過一出站就被澆了一頭冷水 - 橋面工事中 Q_Q
想來聖橋拍些之前沒拍到的畫面

最好的拍攝點被圍住了, 角度很差
丸之內線新款的2000系
02系

勉強拍到三條路線都有列車(一共還五列呢, 可惜丸之內線差一點~)
只能拍到這個角度

回到月台等待往東京方向的列車
拍完這張照片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站錯位置 - 早上是有"女性專用車"的 @@
我好像站錯位置了

乘著中央快速線的E233系來到東京車站的2番線
東京站

旁邊1番線緊臨著丸之內側的古老站體


南側的中央快速線軌道終點
月台盡頭連接著電梯的通道平常看來是不開放的, 不過當下剛好有使用輪椅的乘客
站員就把通道給打開了




中央線所使用的1, 2番線是位在一座高架再高架的島式月台, 比其它月台高出一截





月台北端的樣子


列車出站後就開始往下降(神田站的中央線月台高度和其它路線是一樣的)
出站後就準備往下降了

接著來到7番線
7 %26; 8番線的月台

往丸之內方向(西側)的視野, 由遠至近依序可以看到高架再高架的中央線月台
以及由山手線和京濱東北線使用的兩座島式月台
設計上是內側4, 5番線由山手線使用, 外側3, 6番線由京濱東北線使用, 方便轉乘
有趣的是, 其實1, 2番線是直接架在3, 4番線的上面的
列車線的月台高度比電車線的月台還要高出一截

7~10番線這兩座島式月台是由東海道本線/東北本線列車使用(在來線特急 + 上野東京線系統列車)


車站北方通往上野方向的東北本線路段, 可以看到高度整個拉起來
重建後的東京上野之間的東北本線路段

常磐線的列車也是有經由上野東京線直通到品川的


10番線的東側就是東北新幹線的月台了, 高度還要再高出一截


隔壁山手線和京濱東北線的月台, 高度則是低了一截
所以東京車站月台的高度是: 中央線 > 新幹線 > 東海道本線/東北本線 > 山手線/京濱東北線



同樣是E231系, 通勤型和近郊型擺在一起, 應該分辨得出差異了
E231系比一比

應該是早晨時間帶的關係, 遇到了特別的班次"快速アーバン"
高崎線快速班次%22アーバン%22

從月台往南側看過去的景象



這就是所謂的"最萌身高差"? XD
月台的高度差

剛剛那兩列E231系改從另一端拍, 一樣都是15輛大陣仗的長度


最後來到了京濱東北線的月台, 候車時發現了這個解說牌
原來現今5, 6番線所在的這座島式月台, 是從1914年東京車站啟用後就一直存在並使用到今日
(更西側的月台因為歷經高架再高架工程的改建, 已經不是當年的樣子了)
而原本當初所使用的遮雨棚支柱, 在歷經百年之後, 也保留了兩座下來供後世見證歷史
(柱子在這解說牌的右手邊, 忘了入鏡...@@ 位置在月台的最南端這邊)
是歷史文物

不過雖然說是當年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月台, 對比照片的內容, 其實還是有稍微再變高些(地板高度加厚?)
來到京濱東北線的6番線

京濱東北線的列車來了, 那麼東京車站就逗留到這邊為止
如果不算丸之內線月台的話, 就剩下東海道新幹線的月台還沒去過了, 等日後有機會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9東京 東京車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