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當年在台北機廠功能確定要遷移至富岡之後
參加了"Fun暑假 臺北機廠巡禮"的導覽活動
而在那之後整整11年的時間, 都不曾再踏入台北機廠過
很幸運的是, 身處精華地段富有龐大利益的台北機廠, 最終保留了下來免於被拆除
如今已成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不斷進行廠內設施以及收藏車輛的修復
而且在今年的臺灣文博會作為鐵博展區, 開放一般民眾自由參觀
其實早在前幾年,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就已經可以進入參觀了
只是印象中都是需要預約報名, 有人數限制的特別主題活動為主
而不是像這次文博會期間, 可以讓民眾在各開放區域自由地趴趴走
如果要說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在這次活動最大的亮點
應該就是那大手筆, 期間限定的"藍皮文博號"了
除了前一陣子為了替活動暖身, 找來"藍皮解憂號"客車開行的專列之外
隨著文博會正式開幕, 更是拿出了壓箱寶 - 去年甫完成修復的DR2303柴油客車
而且不是靜態展出而已, 更可以讓民眾實地試乘!!
======
在文博會期間的9/22~10/1, DR2303每天都有許多個往復的試乘班次
想要試乘可以透過網路預約
或是當日的9:30 / 12:30前往現場排隊搶上午或下午班次的票
當然網路預約每班次25人的額度是早早就被搶光
不過幸好還有現場排隊每班次30人的額度可以拚一下
活動開跑的第二天, 趁著星期六別人補班
猜想可能競爭比較沒那麼激烈(?) 就決定擇日不如撞日了
因為不可能太早爬起來, 只能拚拚看下午的班次
由於試乘班次分成東行和西行, 排隊的位置分別在兩個相距甚遠的地方
西行的在市民大道五段上的大門口旁, 東行的在台北文創大樓對面
最後是選擇拚比較近的西行班次, 在中午大熱天騎著YouBike衝過來排隊
在將近12:30的時候, 已經有相當的人數排隊中了
幸好車票數量還夠, 順利入手14:00的111次車票
整整11年沒進來過了, 接下來就看看有什麼變化
當年來參加的活動是有固定路線導覽, 這次則是自己趴趴走
這次臺灣文博會, 鐵博展區的主題是"鐵博・新生"
團隊們為了要打造一個"活的鐵道博物館"而努力著
目前廠區大部分的區域都還在整修中, 例如眼前的組立工場
======
大禮堂是這次特色便當的販售地點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在網路上看到那DR2303造型特色便當的精美菜色
當然, 限量是殘酷的...不知道需要多早來排隊才能吃到?
雖然沒有便當, 不過大熱天進來吹個冷氣也不錯
只是看到裡面許多人正在吃著特色便當...真是羨慕啊
======
接下來前往11年前曾經參觀過的員工澡堂
來看看整修完畢之後的模樣
員工澡堂常設展的主題是"氤氳時代"
這兩個字的讀音是"ㄧㄣ ㄩㄣ", 大概是指蒸氣煙霧瀰漫那種狀態(?)
當年來參觀的時候, 這些水龍頭還是可以轉動的, 不過現在有標示"請勿觸摸"
澡堂西側的更衣室展示了不少當代的建築模型, 當然大部分已成為歷史
"α"形的蒸氣管路
請節約用水, 注重公共衛生
澡堂正中央的浴池, 這次有了新的花樣
呼應常設展的主題"氤氳時代", 原來衣服是這樣弄乾的~
好久沒看到"違警罰法"這個名詞了
東側的更衣室則是展示一些原有或是復刻的設備
======
參觀完澡堂, 順著通路繼續往南移動
有些當年曾經導覽參觀過的場所, 尤其是組立工場, 如今都圍起來整修中
這一小圈"宏觀園"的場景仍在, 不過還是沒看到火車在上面跑
======
當年也曾經參觀過的鍛冶工場, 主題是"鏗鏘再起"
火車上什麼地方有彈簧? 第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轉向架
相信這不是用來形容投籃屢屢不進的人(誤)
現場提供了各種工具讓人實地敲擊, 而且敲擊聲會經由音響設備放出來
工地安全是馬虎不得的
最後錄上一小段定時展演的內容
把各種敲擊的聲音融合在一起, 聽起來不像是廠房, 更像是樂器的演奏
======
此行的重頭戲 - 試乘DR2303的時間快到了, 朝設在客車工場內的"鐵博東站"移動
剛好前一班開往鐵博東站的110車次也即將進站
前往候車的同時, 先沿途順手拍個幾張
這輛過去外銷泰國的BV. 15000型守車, 後來回到娘家台北機廠的懷抱
不過因為軌距不同(泰國使用1000mm的"米軌"軌距), 無法直接放置在軌道上
排隊準備乘車啦~
可以注意到DR2303在這一頭除了駕駛室和貫通門之外, 是沒有第三個窗戶的
因為該處設置了廁所, 所以並沒有讓乘客坐的"天王座"
注意司機員前方那個圓圓的路牌, 細節一點也不馬虎
車內整修得煥然一新
上次搭乘這種"藍寶寶"柴油客車, 應該是小學時代在平溪線的事情了
當初支配所有支線的DR2100~DR2400, 最後在高中時代被DRC全面取代而退役
能夠再次搭乘到這樣懷舊的火車, 實在是相當感動
無空調而滿是通風器和電風扇的天花板
話說坐椅雖然翻新了, 不過剛好坐到怪怪的這張, 有時候覺得快"垮"了
看起來列車長知道這一點, 還過來幫忙喬一下 XD
窗戶特寫, 感覺位置好像固定住了, 不能隨意調整?
車內的銘板特寫
可以看到除了過去唐榮的整修之外, 還有去年台車的動態復原
隔壁線的DL-1037調動機和一整組EMU100初代自強號
隨著列車鬆軔, 111車次往鐵博西站出發~
這邊也在車窗邊順手錄個一小段影片
列車長向乘客發放試乘紀念卡, 可以把車票裝在裡面
雖然列車緩緩前進, 不過短短400多公尺的旅程很快就結束了, 意猶未盡啊
帥氣的司機員
工作人員也辛苦了~
接著列車要迎接下一班112次的乘客了
趕緊三步併兩步快速拍個兩張照片
記錄一下112次的出發
開車時的鈴聲和手勢等等完全如同台鐵真實運作
======
在鐵博西站這裡記錄一下
市民大道五段14巷的開通, 雖然連接了市民大道與菸廠路
但也使得廠內的軌道被分斷開來, 大部分無法互相聯絡
只能期待此處的平交道早日生出來, 讓鐵博的火車能夠自由地移動
======
接著慢慢逛回去
可愛的WICKHAM 38工程貴賓車
復活的R24
很期待哪一天能進去參觀
整理轉向架的場所
印象中當年好像沒有走到這裡過
======
和當年一樣, 總辦公室這一帶也是有展覽的, 當然內容不一樣
首先是"鐵博願景立體光雕影音展演"
短短數分鐘的影音, 描述著台北機廠的過去
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未來願景 - 活的鐵道博物館
會議室陳列許多古早的維修照片
副廠長室, 陳列許多以前副廠長的物品書籍等等
看這氣勢就知道是廠長室了
話說這電話竟然是會響的, 而且工作人員說可以接起來
不過接起來後倒是沒有人說話...XD
不過展覽的內容還不僅於此
======
流動的往事 "景框內外的藍皮記憶"特展
展場內部設有一間小放映室, 不斷放映許多和藍皮火車相關的電影片段
甚至可以看到1960年代黑白片時期, 如今早已不復存在的17m級客車的影像
而當中由陸小芬主演的"看海的日子"的橋段,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電影是很久很久以前上映的, 但第四台重播的威力實在太強了~
戀戀風塵的電影劇照, 拍得真不錯
不過女主角辛樹芬在"悲情城市"之後就息影了, 好可惜
劇照中靠近台北後站, 淡水線使用第六月台的燈箱, 也是陳舊的記憶
這很明顯是個打卡的點
現今看到的藍皮柴油客車, 最初在日本時代是圓頭的汽油車
原始的型式包括キハ100/200/300/400形氣動車, 實際上有兩種車體長度
在戰後隨著動力柴油化以及改為平頭外觀等各種修改, 成了今日看到的模樣
最終的型式也變成35DR2100/2200/2300/2400, 長度和外觀趨於一致
鐵博這邊復刻了在被改成平頭之前的圓頭外觀, 也成為大家合照的好標的
參觀完蓋個紀念章, 剪個日期~
======
因為之前時間不夠, 忙著跑去試乘DR2303
最後要再次回到客車工場來參觀
一進來就注意到"臺灣鐵道軍事運輸"的主題
旁邊自由索取的文宣, 裡面甚至有紙模型可以折~
35F6082平車上, 捆了兩台M113裝甲運兵車
這種用平車來運輸軍車的方式, 很常在不經意出現的軍列中看到
(看來應該要入手一些軍車的模型, 來放在我的鐵支路平車上面了)
雖然以前在其它地方就看過, 甚至進入這種25C10000型的代用行李車了
不過這輛25C10024有別於一般全黑的代用行李車, 是以傷兵車的塗裝呈現
一身藍色加上救護標誌相當的醒目
這一輛油罐車很有意思, 兩側的塗裝不一樣
一邊漆著"30L3006 本路專用", 另一邊漆著"P35GT3006 空軍專用"
分別呈現著後來被台鐵收購以及早期在空軍麾下使用的兩種風貌
和一般平車不一樣, 有"腰身"的30D13大物車
這邊示範軍車要怎麼綁
既然是和軍事有關, 除了火車之外也會展出一些特殊的裝備
再來是這輛TPK32862普通車
有別於"藍皮解憂號"車隊復原成早期的"浪漫藍"塗裝
館藏的這一輛則是採用藍皮普快在晚期的印象, 比較像"孔雀藍"的深藍塗裝
(話說遇到藍皮就很苦惱, 一定要把相機風格檔改回標準, 不然全部變成孔雀藍 XD)
內部就是標準普通車的擺設
但印象中還真的沒看過這樣的遮陽簾(?)
從貫通門的窗戶中瞄到隔壁的S206, 但是看起來不在參展範圍
搭乘普快入營好像有點悲情?
當年我搭的專車是莒光號...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台北市政府出手比較闊綽(?)
因應悲情(?)入營, 這裡擺了台很有意思的機器
讓大家可以做出有自己相片的軍證
雖然S206不在這次的參展範圍, 不過還是想辦法拍一下
軍事運輸的部分參觀完畢, 最後還有一些車廂要參觀
在鐵博收藏的眾多電聯車或無動力客車當中, 這次有四輛開放參觀
要注意的是得依照固定的動線順序
首先是初代自強號電聯車EMU100型
這次開放參觀的車廂是先頭車的ED104
駕駛室後方有一大片空間並不屬於一般的客室, 擺了四張坐椅
空間安排非常特殊
可惜駕駛室一堆東西都被拆光了
非常特別的茶水間(?)
客室裡經典的藍色坐椅和白色枕巾
窗戶上的服務鈴
台鐵也太會行銷了吧? 這裡都有便當的廣告
全手動的折疊門, 注意階梯是未經改造的兩階設計
接著第二輛車廂身世比較複雜
原本是DC32751觀光號餐車, 後來被改造為SP32773莒光號客車
如今車號又被恢復成最初的DC32751
車門和階梯是維持後來已經改造成一階的樣子
內部車輛銘板還是最終的SP32773
這裡說明了本車複雜的前世今生
乍看之下似乎是一般的折疊門莒光號客車
但是內部卻改回了觀光號餐車時的配置
雖然無法恢復當年的一米窗, 不過有把餐車的"月洞門"這個特色加回去
除了食物擺設之外, 值得留意的一些小細節
原始非電氣化時代觀光號餐車的模型, 那時還是藍皮塗裝
話說這模型內裝細節還真的很不錯, 餐桌上的龍蝦大餐都呈現了出來
Sit Down Please~
餐廳內部是可以坐下的唷, 工作人員也會熱心地幫忙拍照
接著要往下一輛車廂移動
可以看到觀光號餐車的外觀雖然是保持後來莒光號的設計
但是塗裝則是以電氣化時代的觀光號, 也就是白底紅線的塗裝來呈現
這是先前參觀過的自強號
這是最後要參觀的EMU400
那麼就先來參觀第三輛, PBK32952電源行李車
還記得這一輛當年恢復成莒光號原始塗裝後, 放在哈瑪星遭受風吹雨打
沒幾年外觀就變得慘不忍睹
幸好後來運回來整修, 重生後看起來狀況很棒
這下終於可以一窺電源行李車的車勤人員空間和車掌室的內部了
模擬車內載了許多貨物的樣子, 當然左邊的便當本業是一定要有的
Q版的小雞, 真的會不斷鳴叫~ XD
原本應該是發電機組的區域, 不過本車很早就把發電機拆除
當成一般的行李車來使用
這次要參觀的最後一輛車廂, 就是初代通勤電車EMU400型
鐵博收藏的是EMC410這輛先頭車, 同編組的其它三輛車則於去年10/22廢車回送
好令人懷念的內裝, 和現在到處跑的EMU500截然不同
只經過一階化改造的車門與階梯
當年EMU400為人所詬病的地方是單側只有兩處車門, 以通勤而言上下車不夠快
後來從EMU500開始就全部採用三處車門的設計
這個廣告真的有點久了
車頭附近的視野
平常大家從月台上下車, 不容易感受到列車地板的高度
實際上真的蠻高的, 就算是未經改造過也離地面有相當的距離
遠處的這一列應該是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編組, 也許哪天會開放參觀?
初代的自強號和初代的通勤電車, 值得用大頭照來紀念
隨著120車次的DR2303返回鐵博東站, 這次的參觀也要畫下句點了
這天真的是收穫滿滿, 大飽眼福
在文博會期間每天都可以參觀, 直到10/1, 老少咸宜, 強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