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不過至此為止, 也已經走過學研都市線大約2/3的路程
即將進入這段旅程的最後一個環節
======
四条畷 (H34)
搭乘321系普通列車, 在最東側的1番のりば下車
對向開往松井山手的普通列車, 看得出來光線已有些不足
松井山手是大多數普通列車的最東端起終點, 再過去就要搭快速列車了
另一列321系快速列車停靠在隔壁的2番のりば, 並在此追越普通列車
在本站以東的運轉模式, 大致上就是快速列車和普通列車輪流發車
其中快速列車以同志社前或是木津為起終點, 直通JR寶塚線
普通列車則以松井山手為起終點, 直通JR神戶線
月台南端
本站有兩座如假包換的島式月台, 2面4線無誤
車站南端看似有個大彎, 其實只是長焦帶來的錯覺
不過遠處的雙K道岔值得留意
名所案內的燈箱, 竟然是直接放在站牌燈箱旁邊
而且看使用的字體, 總覺得已經有點年代(?)
話說一直以為站名裡面的"畷"(なわて)是和製漢字, 結果並不是~
這個字是"田間小路"的意思
至於中文發音則同"卓", 這點倒是憑直覺歪打正著猜對了
月台北端, 看得出來兩座月台位置並不是對齊的
北端這裡就只有一條橫渡線, 而不是雙K道岔
前面提過松井山手以西相較以東, 在傍晚每小時多了四班普通列車
不過到了本站以西, 這個班次密度又再度獲得提升
比起松井山手, 本站不但每小時都多了四班普通列車, 而且是全天皆如此
在日中時段, 直通西明石的普通列車是以本站為起終點, 而不會開到松井山手
而在傍晚, 由於直通西明石的普通列車會改以松井山手為起終點
本站則是每小時再增加四班普通列車(學研都市線內完結, 開到京橋為止)
於是前面看到的雙K道岔在這時候發揮作用了
一列207系從對向轉過來進入1番のりば, 即將擔綱始發往京橋的普通列車
======
德庵 (H38)
從這列207系停靠在四条畷開始算起, 一直到出發並抵達四站之後的德庵
這中間足足花掉將近20分鐘的時間, 天色也明顯又再暗了一大截
月台南端
看起來一共2面3線, 對面少了一線, 似乎是側式月台
遠處一樣有條橫渡線
這樣看來, 學研都市線很多站都可以擔綱列車始發的任務
明明看起來像是兩座島式月台, 但左邊月台的外側顯然有鐵絲網
而且外面那棟白色的建築物所在位置似乎有點奇怪
勿忘站牌燈箱
月台北端, 話說這末端黃色點字磚外竟然還有一段小路
右邊出現了神奇的線路 - 這是通往近畿車輛廠區的聯絡線
遠處還看得到有紅白塗裝的車輛, 應該是近鐵的車吧?
不過從配線看來, 要進出這個廠區, 就得經由最東側的3番のりば才行了
接著轉移陣地到對面的月台
只有內側這一面可以使用(1番のりば)
看起來本來應該是外側線使用的空間, 被增建的電梯給吃掉了
扣除增建的電梯, 位在月台北端附近的這間麵包店也是緊鄰著月台
中間根本沒有空間可以設置鐵軌, 只能說這個配置太神奇了
往月台南側移動, 沿途看到的狀況是這樣, 根本沒有空間啊? XD
不知道外側線是曾經有過但後來拆掉, 或者是自始至終都不曾存在過?
======
京橋 (H41 / O08)
因為中間的放出以及鴫野這兩站在先前大阪東線的時候已經造訪過
加上天已經黑了, 所以就決定直接搭到京橋, 結束這次的旅程
由於是京橋為止的普通列車, 到站之後很快要進行回送, 才不會擋路
不過這時候連前面行先顯示幕都變成一片白??
站牌燈箱後面有間7-11
注意到回送時的停車位置, 和平常上下客時的停車位置並不一樣
======
終於把學研都市線給完整搭過一次了
爬上環狀線月台, 搭車繞圈圈到天王寺
然後還要轉乘地下鐵
不過以前都沒注意到御堂筋線的月台是這樣的布置
轉車轉到快昏倒了, 畢竟累了一整天, 還要一直走來走去
堺筋線車內的花紋圖案都還蠻有意思的
不過要不是這時候車內沒什麼人的話, 還真的很難注意到這些
完成了這次關西旅途的最後一次地下鐵搭乘
以及旅途最後一頓在CoCo壱番屋的咖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