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有便利的山陽新幹線, 因此這次旅途中要往來岡山和大阪之間
如果要利用到在來線的山陽本線, 往往只是一些短距離的移動
不過由於接下來的目的地 - 加古川, 就剛好位在姬路和西明石的中間
因此也難得需要在山陽本線搭乘一段較長的距離
======
西明石 (A74)
經由新幹線的轉乘改札口前往在來線
不過兩者之間除了改札口之外, 還有一座聯絡橋, 需要走點路
從聯絡橋上看在來線的月台
其實聯絡橋就是在來線的跨線橋
新幹線站房位於在來線站房的北側, 兩者有點距離
而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 新幹線剛好跨越在來線月台西端, 兩者大約有34度的夾角
(為什麼知道是34度, 因為很無聊地量測了一下...XD)
在來線一共有三座島式月台, 首先來到最靠近新幹線的1, 2番のりば
從電光揭示板的內容看來, 列車的停靠似乎有點複雜, 感覺和行駛路線或是種別有關
不過至少新快速列車都是在這座月台搭乘的樣子
在來線的站牌燈箱
三座平行的島式月台之中, 可以看到最遠處的5, 6番のりば設置了繩索式月台門
不過新快速停靠的月台反而沒有裝設, 這倒是蠻納悶的
5番のりば停靠著一列開往學研都市線的207系
西明石是東海道・山陽本線複複線的西端終點
而過去在許多學研都市線列車上, 可以看到前面行先表示顯示著"西明石"
這次總算是親眼看到列車停靠在終點的樣子了
轉乘時間不太充裕, 只能稍微隨便拍一下
原本的複複線, 在經過本站之後, 以西的路段恢復成一般的複線
看起來線路不少, 不過最左邊兩條是留置線
六輛編成的225系100番台, 往野洲的快速列車停靠在3番のりば
往姬路的新快速列車來了, 這次是225系0番台
從西明石到加古川一共有五站
不過如果是搭乘新快速列車的話, 中間四站是不停靠的, 車程只要十分鐘
原本漸行漸遠(?)的新幹線, 在魚住一帶又短暫拉近了距離
隨著路線爬上高架, 也意味著列車要抵達加古川了
看起來站內蠻熱鬧的呢, 已經有兩列普通列車和一列新快速列車停靠著
======
加古川 (A79)
新快速列車和普通列車在此進行緩急接續
新快速列車先走一步
這時才發現這12輛的新快速列車當中, 後面四輛是223系1000番台
可以明顯看到包括前面種別行先, 頭尾燈等等都已經更新過了
普通列車還要再等等才能夠出發
電光揭示板顯示新快速列車會走外側1番のりば, 普通列車走內側2番のりば
站牌燈箱
月台西北端往姬路方向, 可以瞄到遠處是跨越加古川的鐵橋
本站開業於山陽鐵道時代的1888年, 歷史相當悠久, 而高架化則是完工於2005年
山陽本線一共使用兩座月台, 下行的是1, 2番のりば, 上行的是3, 4番のりば
月台東南端往大阪方向
左邊彎出去的是稍後要拜訪的加古川線
先前電光揭示板顯示的"通過"列車, 原來是貨物列車
接著轉移陣地來到3, 4番のりば
和1, 2番のりば不同的是, 新快速列車在這裡是走內側的3番のりば
當然這和車站的配線及道岔設計有關
從這裡可以更清楚看到彎出去的加古川線
短短的加古川線月台(5, 6番のりば)
不過關於加古川線的旅程, 要另外再寫一篇
加古川線月台西北端的止衝擋
其中6番のりば完全是終端式的配置, 而5番のりば則設有道岔可以直通山陽本線姬路方向
從這邊一路站站停開到米原的時間應該相當可觀
從加古川鐵橋開過來的新快速列車
可以注意到右手邊遠處有一處停放維修車輛的基地
這是目前搭乘過新快速列車耗時最久的一次, 從加古川到大阪的車程整整要51分鐘
不過這樣也好, 跑了一整個上午也很累, 剛好在車上可以先補眠一下
驚醒(?)之後, 列車已經來到神崎川鐵橋上, 這一段共有六線並行, 相當壯觀
大樓群映入眼簾, 大阪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