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家的421次


進入炎熱的夏季之後, 平常假日大多都躲在家裡"避暑"
不過來到七月中旬, 卻有一個讓人絕對必須出門面對熱情陽光的行程
因為今年終於確定預訂到的"仲夏寶島號"可以成行
而EMU3000型新自強號正是要來擔任此次行程的第一棒

由日本日立承造的EMU3000型, 是台鐵史上數量最為龐大的電聯車
列車為12輛編組, 一共採購了50組600輛之多, 被稱為"新自強號"
而從2021年首次抵台並於當年底開始投入服務算起
到現在已經有超過兩年半的時間了

其實當初在2022年本來有成功訂到"仲夏寶島號"的票
同時也訂好了由EMU3000型新自強號擔綱的班次作為來回的接駁車
然而很不幸後來在九月時發生台東地震, 東部幹線也因為許多橋樑受創而中斷許久
連帶使得當年的"仲夏寶島號"最後也只能取消(雖然預定開行的時間已經是秋天)

轉眼間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終於再次訂到"仲夏寶島號"的票
所有的接駁車也都還是由EMU3000型來擔綱
雖然由於今年稍早不幸發生花蓮地震, 花蓮一帶曾不時出現災情, 甚至台鐵軌道也多次受創
但幸好在修復之後, 最近幾天都沒有再次傳出災情, 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

PART 1: 5262次

出發日的一大早就來到了松山車站
這次才注意到與愛媛縣松山市友好紀念的花燈, 其實在東西兩側都各有一座
但是之前大概是個人習慣動線的關係, 只注意到東側那一座
原來松山車站的西側也有花燈

先來拍一下對向出發的EMU900


這次"仲夏寶島號"的接駁車, 是由EMU3000型新自強號擔綱的5262次
可以注意到這個EMU3470編組的色彩不是紅色, 而是藍色

5262次新自強號


車內已經是接近滿席狀態
一進入客室後, 就覺得這種間接照明的燈光看起來非常舒服
客室內部採用間接照明

飽受批評的椅子, 這時才準備要來親身體驗
畢竟是台鐵第一款固定12輛編組的電聯車, 椅背的指引看起來資訊相當豐富(?)
飽受批評的椅子

車程長達三個小時, 而且在一大早的7:02就發車
本來很擔心早上六點多可能還沒有公車可以搭, 後來發現多慮了
(顯然Google地圖的建議無法反映真實的公車班次)


車廂通道門上方的大型顯示幕, 會不斷在中英文之間切換


接著就來看看個人座位上的設備
首先是這個椅背的桌子, 材質相當特別
表面不但有一點軟而且相當有摩擦力, 有點膠質(?)的感覺
東西放在桌上應該是不太可能滑掉, 實用性增加不少
桌子的材質很特別

車窗旁的小平台或是扶手的設計, 在近年來應該已經是必備的了


掛勾與遮陽簾
在這種太陽大到不行的炎熱夏天, 大部分的人都選擇把遮陽簾拉好拉滿


非常亮的閱讀燈
不過車內的照明始終都存在, 目前還找不到派上用場的時機
閱讀燈

在七堵短暫停車後出發
列車會先低速行駛一陣子後才開始加速, 而且加速非常快


由於晚睡又得早起, 吃完早餐後就漸漸撐不住了
小睡片刻, 醒來之後已經身在蘭陽平原內


七堵之後停靠宜蘭


起身上個廁所
男用的小便斗看起來相當乾淨, 不過那個沖洗按鈕感覺不是很靈敏
除此之外, 列車在宜蘭線行駛時的晃動非同小可
在這個時間點小便得小心翼翼全神貫注, 否則一個不小心就被晃倒了
男用廁所

順手拍一下通道間
這透明的通道門也是EMU3000的一大特點

透明的通道門

宜蘭之後停靠羅東


通過蘇澳新站


EMU3000在配備上最令人有感的, 應該要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充電插座了
而除了交流電插座之外, 也直接提供了USB-A
唯一的缺點是位置不太好找, 要稍微摸索一下才行
能夠充電真是太棒了

跨越東澳北溪, 可以看到河床都是乾涸的
東澳北溪

車廂內的顯示幕偶爾還會顯示當下的時速
這班5262次最高看到的是120 km/h, 而個人用GPS測到最快的數字是128 km/h

EMU3000飆速中

由於訂到的座位是山側的, 所以就一邊昏睡一邊盯著右手邊的風景
只不過車內的冷氣機不知道是怎樣, 偶爾會發出一些怪聲, 好像人在打鼾一樣

跨越大濁水溪, 這裡也是宜蘭縣和花蓮縣的交界
旁邊還有舊線的鐵路橋並行著
大濁水溪


緊接著就來到和平車站一帶
海側是和平電廠, 山側則是台泥


山壁有不少塊都光禿禿的


跨越卡納剛溪, 遠處山壁也是有大片面積光禿禿的, 和過去的Google街景有些差異
卡那剛溪

和仁車站的巨大設施


列車在行經新和仁隧道時, 速度明顯放得比較緩慢
由於這一帶先前常常發生災情, 經過的時候不免讓人有點緊張



跨越寬廣的立霧溪(雖然此時沒什麼溪水), 醒目的太魯閣大橋映入眼簾
不過背景雄偉的高山在好天氣的加持下, 更是顯得相當迷人
立霧溪與太魯閣大橋

終於來到花蓮了
終於到花蓮了


結果才從花蓮車站出發沒幾分鐘, 列車突然停了下來, 不知前方是否"塞車"中?
很特別的是, 顯示幕還放送著要求大家坐在位子上的字幕
臨時停車


時間來到10:00, 按照時刻表此時應該是要停靠在玉里
不過...實際上連瑞穗都還沒到, 一整個誤點了
這應該是先前的一連串慢行和臨時停車所累積下來的結果
誤點的5262次
APP的列車動態總是有點落後

列車在花東縱谷內奔馳, 不過誤點的時間應該是補不回來


錄了一段抵達玉里時的車窗


下車之前順手拍了座椅, 這才注意到扶手旁還有小桌子(不過還是大桌子好用)
經歷了長達三個小時的乘車之後, 多少可以理解到為何網路上對這椅子的評價偏低
個人感覺預設的角度太直, 但是就算傾斜後, 腰部和屁股的支撐改善也有限
大概坐了約一個半小時之後, 就會覺得屁股那邊受到的壓力變得很明顯
不過對於一個本來就很累而昏昏欲睡的人, 好像也不是那麼嚴重(?)


看了PIDS, 最後是誤點12分鐘, 和先前APP列車動態預估的相同
並且由於這一段是單線, 對向列車也一樣無法倖免, 301次也要誤點13分鐘
全面誤點中



不過幸好5262次和"仲夏寶島號"的時間有明顯錯開一段
即便是誤點十來分鐘, 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就是了


======

PART 2: 317次

第一天的行程計畫是搭完"仲夏寶島號"之後, 先去台東糖廠走一走, 傍晚再搭車前往玉里
結果從台東糖廠要搭回程往車站的公車時, 差點被公車站牌資訊嚇死, 以為沒搭到車或是脫班
(當下的班次誤點了10分鐘, 但站牌資訊和實際車況有落差, 只顯示下一班要一個小時後才會來)

總之後來是順利搭公車回到車站了
回到台東車站


時刻表上的欄位幾乎都被"新自強"給佔據了, 也算是南迴線和東部幹線的特點
不過這也意味著一些小站停靠的列車數量相對的屈指可數
時刻表上幾乎都是新自強號

過去幾次前來台東車站, 都沒有好好地在站內晃上一段時間
但這次可以利用的時間太少了, 只好隨手拍一下

隨手拍拍台東車站的三座月台




居然遇到兩輛連號的大型篷車(35C25048 & 35C25049)
不過怎麼兩兄弟的顏色有點不太一樣啊...
連號的篷車

東部真的是EMU3000的天下了, 現在反而不容易看到其它款的自強號





因為時間剛好, 可以搭乘這班317次前往玉里, 不然就得再多等半個小時了
317次新自強號

還好天色還不算太晚, 可以錄一段出發的車窗


雖然都是新自強號, 但是停靠站似乎有點謎, 有些班次很多, 有些班次很少
不過再怎樣都比最後僅存的柴聯自強號班次來得快


從車站全家入手的晚餐
但很神奇的是, 吃完後小睡一下, 等醒來後發現整個碗什麼的都不見了!?!?
是清潔人員直接幫忙收掉了, 還是有什麼其它神秘的力量...? @@


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 列車來到了玉里
不過黑漆漆的月台讓人感覺有點恐怖
夜間的玉里車站



總之還是先目送列車離去


結果在月台上多待了幾分鐘的下場, 就是多被關在剪票口外幾分鐘...



======

PART 3: 421次

第二天在玉里晃了一整個早上, 被太陽烤得紅通通
不過感覺還意猶未盡之時, 就得回到車站搭下午的車回家了
回家的421次

之所以選擇這一班421次, 是因為這是一班"超級自強號"
從玉里出發之後, 中間只有停靠花蓮, 然後就一路直奔松山
然而和前一天出發的5262次相比, 雖然中間少停了三站, 表定行車時間卻幾乎相同
當然一班是順行, 一班是逆行, 也許沒辦法直接比較


這邊要提一個小插曲
在上車的時候, 發現位子上怎麼有個女的, 大包小包把兩個座位都給佔了
看我們走過來的第一時間甚至還沒想要離開, 而是拿出便利商店領的車票給我們看????
車上真是什麼莫名其妙的人都會有

話說回來, 這班不愧是超級自強號, 經常顯示達到125 km/h的速度
另外這次搭到的車廂是第3車多功能車廂, 通道門是雙開式的
第3車是多功能車廂

先前出發班次是訂到山側的座位
而回程班次則是在鍥而不捨的精神下, 訂到了海側的座位

列車跨越木瓜溪, 旁邊公路的木瓜溪橋看來正在工事中


吉安通過


抵達中途唯一的停靠站 - 花蓮


從花蓮出發, 一樣是先慢行數十秒後才開始加速


立霧溪出海口, 可以看到些許溪水, 以及一旁和新線平行的舊線鐵路橋
跨越立霧溪

列車在崇德附近又再次放慢了腳步
在崇德附近速度放慢了


順利通過之後來到和仁
和仁



和平港與電廠
和平



列車不時放慢速度, 看來誤點是在所難免了
不時放慢速度

隨著龜山島能夠映入眼簾, 表示已經來到蘭陽平原了
看得到龜山島了

實際上要從列車上拍到龜山島也不是那麼輕鬆
往往只有幾秒鐘的空檔, 大多數的情況下視角都會被各種障礙物擋到
不過能夠從南北不同角度來拍到龜山島, 也是蠻有趣的




貢寮和雙溪之間, 目前上下行線分得有點開
這一段現在正進行截彎取直工程, 只不過剛好在看不到的另一邊
貢寮與雙溪之間

雙溪通過


沿著基隆河谷通過三貂嶺與猴硐


回程七堵通過不停靠, 可惜這一段有點逆光


下車前補拍一下雙開通道門後面的設備, 看來是無障礙廁所


搭了三個多小時的車, 不過這次狀況比較好, 屁股不怎麼痛(?)
三個小時的車程結束了


目送列車出發


======

這趟旅程在兩天之內搭乘了三班EMU3000新自強號, 行車時間總計大約七個小時
因為內部的燈光和設備都還不錯, 搭起來是還蠻舒服的
至於最為人詬病的坐椅, 個人的感覺是沒那麼嚴重
但的確和其它客車(例如莒光號)相比在舒適度上明顯有落差, 能夠改善最好
如果要說有什麼比較可惜的事情, 那就是騰雲座艙實在太熱門了, 沒辦法搶到票 @@
等以後有機會運氣好訂到票再來體驗吧

不過在EMU3000即將全數投入服務的同時, 也漸漸開始懷念(?)起其它舊款自強號了
畢竟這也意味著車款將趨於單調, 實在是無法兩全其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EMU3000 新自強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