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彌彥神社參拜完, 完成彌彥線的行程之後
接著就該準備朝新潟市區前進了
不過這條回程的路線並沒有要走信越本線
而是要從吉田直接搭乘越後線的列車, 沿線慢慢逛回去

問題來了
理論上拜訪完大鳥居之後, 應該是要回矢作搭乘彌彥線列車到吉田
但由於彌彥線的班次密度很低
與其等待下一班車, 還不如直接沿著縣道29號"吉田彌彥線"步行
只不過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地圖上看似僅僅約2.1 km的路程, 在午後放晴的大太陽下, 變得有如長途跋涉一般
展開長途跋涉

從大鳥居出發約莫17分鐘之後, 終於來到彌彥村和燕市的交界


彌彥線的鐵橋


來到這座紅綠燈時, 腳底已經產生不良反應, 不過這也表示吉田車站就要到了
話說這種設置在十字路口正中央的設計實在是很有意思


位在車站北側的站房
吉田

======

和先前搭乘的彌彥線相同, 連接了柏崎到新潟的越後線最初也是私鐵"越後鐵道"所有
不過越後線的歷史要比彌彥線稍久些, 在1913年就全線完工通車
只是完工當時路線終點設在信濃川北岸的白山, 並未能跨越信濃川進入新潟市中心
一直到1951年, 才將跨越信濃川的信越本線貨物支線編入, 讓新潟成為越後線的終點

相較於複線走內陸側的信越本線, 走海側的越後線只是一條單線的地方路線
而且一直要到沿線逐漸發展起來後, 才在1984年和彌彥線一同電氣化
感覺越後線和信越本線的關係, 有點類似台鐵縱貫線的海線和山線, 但又不完全相同

======

先來一旁的站外跨線橋看看
站外的跨線橋

剛好遇到越後線的列車進站


西側的視野被站內的跨線橋擋住了



東側看得出來一邊是越後線, 一邊是彌彥線



回到站內準備候車, 這時剛好是下課時間, 陸續會有學生進入


一字排開的電光揭示板, 透露了一些資訊
首先除了4, 5番線固定是停靠彌彥線列車之外, 其它1~3番線則不一定, 要看時刻表
再者本站是越後線的運轉系統分界點, 往新潟的班次密度較高, 往柏崎的班次密度較低
另外有些列車是"ワンマン列車", 需要留意
一字排開的電光揭示板

首先在緊鄰站房的1番線看看
從本站折返始發往新潟的普通列車正準備出發
1番線

往月台西端望出去, 可以看到往柏崎方向的越後線
至於彌彥線, 只能勉強看到右邊通往彌彥方向的道岔
月台西端


站內一共三座月台



下一班往柏崎的普通列車, 是僅僅兩節車廂的"ワンマン列車"
這種狀況在吉田以北似乎是看不到的


列車清一色都是E129系


站牌燈箱
本站連接了越後線和彌彥線, 一共可以通往四種不同的方向


站內的跨線橋
由於列車停靠的資訊實在是有點複雜, 所以跨線橋上也設置了電光揭示板
跨線橋

接著來到中間的月台(2, 3番線)
3番線停靠的是準備開往彌彥線東三条的普通列車
而和稍早搭過的列車不同, 這列車是四輛編成, 而且並非"ワンマン列車"
2, 3番線

月台東端, 從標示看來最大就是對應六輛編成列車
月台東端

這邊是越後線往新潟方向
越後線

這邊是彌彥線往東三条方向
彌彥線

換個角度把列車和三座月台以及跨線橋都拍進來


"ワンマン列車"都停靠在跨線橋以西的位置


月台西端, 從這裡比較看得清楚右邊岔出往彌彥方向的線路
月台西端


往彌彥的列車進站交會, 這時站內的列車來到四列, 不過有一列是要回送的



然後是最南側的彌彥線專屬月台(4, 5番線)
形狀比較特殊, 長度也比較短
4, 5番線


又是A32編成, 這天已經遇到第三次了吧


月台西端插著密密麻麻的東西, 感覺走過去可能會被罵(?) 就不過去了
月台西端

看起來很像是貨運用的小月台, 不知道真實作用是什麼?


最後來拍一下號誌


列車進站了, 越後線的旅程準備展開
要搭的列車來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uting 的頭像
    Houting

    Remember,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

    Hou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