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參觀過許多以國鐵和JR為主角的鐵道博物館後
也該來拜訪一下私鐵的鐵道博物館了
先講結論: 如果來到東京的話, 千萬不要錯過這座東武博物館
這裡不但展示內容豐富且門票非常便宜, 待上個半天都不是問題
東武博物館的位置就在東向島車站旁邊, 高架鐵道的正下方
這樣的配置讓人想到地下鐵東西線葛西車站旁的地下鐵博物館
下車後在車站的出入口就可以看到標示
出站後右轉走個幾步路, 就來到東武博物館的大門口
這張門票印著東武500系特急"Revaty"的照片
票價非常便宜, 只要¥210而已, 而且如果是用交通系IC卡來結帳, 更是只要¥200!!
一進到展示廳來, 目光立刻被一輛造型優美, 充滿西洋風格的蒸汽火車給吸引住
這是1898年由英國Beyer Peacock製造, 在東武鐵道開業之初即引進的"B1"形蒸汽機車
在10輛同型車當中, 5號機與6號機皆保留了下來
其中5號機展示於館內, 也就是眼前的這一輛, 6號機則展示於戶外
5號機已經復原為登場時的樣貌
可以看到緩衝餅和鏈式車鉤這種早期車輛的特徵
展示廳的另一個焦點, 是這一輛茶色的デハ1形電車
這款1924年製的16m級木造電車, 是東武鐵道的第一款電車
デハ1形最初的運用區間是伊勢崎線的淺草到西新井之間
這也是東武鐵道最早完成電氣化的路段
在當初八輛同型車當中, 本車デハ5是唯一留存至今的車輛
過去曾經改番為モハ1101並改造為調車用, 不過在退役後已復原為早年的模樣
電車的兩端皆有駕駛台, 可以注意到大燈在頭上, 尾燈只配備於一側
這種百年歷史的電車, 一定要進來好好感受一下氣氛
現在電車看不到的特殊設計
デハ5旁邊展示了四輛100系特急"SPACIA"的1/20比例模型(完整編成是六輛)
這款特急電車雖然已有年紀, 但仍持續奔馳中
除了模型之外, 這裡也展示了一間SPACIA的個室(包廂), 可以實際進去坐一坐
既然有SPACIA, 那麼最新款的N100系特急"SPACIA X"當然也不能缺席
這邊展示了駕駛室內裝的模樣
這一區的德國鐵道模型場景做得非常漂亮
除了平常少見的歐洲火車之外, 還有有各種古典的歐洲建築以及扇形車庫
不過眼尖的人應該可以發現, 軌道上有一組100系SPACIA XD
東武鐵道的工程車輛模型
モハ5703的車頭部, 原本的車番是モハ5711
這款5700系是東武鐵道在二戰後生產的首款特急型電車
運用於"けごん"(華嚴)等特急列車
來到室外的中庭, 這裡陳列著兩輛經典的車輛
首先是1928年由English Electric製造的ED101形101號機, 這是東武鐵道的第一輛電力機車
接著這一輛モハ5701, 同樣也是5700系特急電車的一員
但和モハ5703(モハ5710形)不同的是, 這款モハ5700形的車頭是"湘南顏"的非貫通設計
回到室內, 還有很多其它的車輛, 而且還不只有火車
1951年製造的Cab Over巴士
駕駛座和乘客的長條椅中間夾著引擎
引擎也有展示
明智平空中纜車的車廂, 從1950年一直運用到2001年
ED5015號電力機車
這款ED5010形是東武鐵道的電力機車之中數量最多的一款
特急列車頭牌的風格和國鐵的還蠻相似
各種炙手可熱的模擬器, 完全是小朋友們的天堂
規模超巨大的HO規動態鐵道模型場景, 甚至還可以付費親自操控列車
從2F往下俯瞰, 就可以知道這個場景的厲害了
既然上了2F, 就順便看一下電力機車的車頂
一些歷史物件的展示區
這一區是"向島展示區"
除了用模型展示東向島車站的立體化過程, 也展示了在地相關的文化
陳列在休息區的小船
由於博物館就位在車站旁邊, 2F也設計了一個人行觀察步道
讓大家可以從鐵軌的高度觀察呼嘯而過的列車
走過人行觀察步道, 後面還有一個展示區, 不過不是每一項展示品都能拍照
同樣是東武的經典車款, 有"Deluxe Romance Car"之稱的1720系特急電車也有展出
這一輛モハ1721其實是停放在室外, 但是館內有通道可以進入車室內
試著依照程序操作, 來讓電車前進吧
8000系電車的機器展示
又一座鐵道模型場景, 這一區的重點是列車行駛安全, 也就是號誌
過去在下野電氣鐵道(現在的東武鬼怒川線)行駛的デハ103號電車的轉向架
以及旁邊的トキ1形敞車
來動手操作道岔吧
東武鐵道的發展史
數量多到數不清, 東武歷代各種車輛的大小尺寸模型
歡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 一下子就來到博物館要打烊的時間
短短一個半小時只能很勉強把園區大致繞完, 但其實看得不夠仔細, 覺得意猶未盡
======
因為抵達的時間已經有點晚, 能夠參觀的時間有些被壓縮到
(當然模擬器什麼的就一定只能放棄, 想都不要想 XD)
甚至後來為了趕路, 還忘了要去參觀部分陳列在戶外的車輛, 只能等下次來東京的時候補完
不過無論如何, 老少咸宜的東武博物館, 魅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來到這裡絕對可以度過一段相當愉快的時光, 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