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環線行經的幾座城市中, 位在中間的豐田市在路線長度與車站數量所佔的比例都是最高的
繼前一站鄰近豐田汽車本社工場的"三河豐田"之後, 接下來要拜訪的三座車站也都位在豐田市的境內
愛環線從三河豐田以北到新豐田之間已經在2008年完成複線化
而在列車從三河豐田出發的同時, 可以留意道岔和軌道的配置
尤其可以看到底下是灰色枕木的軌道, 那就是後來在複線化時新設置的
右邊的上行線(往岡崎方向)是複線化時新設置的
和對向列車交會, 又是一列"北野桝塚のりかえ"的列車
列車即將抵達新豐田, 之後又要恢復為單線, 右前方有複線化時增設的引上線
======
新豐田 (12)
先來目送列車出發
在1976年國鐵岡多線的客運開業時, 本站是路線的終點站
當時僅設有腳下這一座側式月台(現在的2番線, 下行往高藏寺方向)
月台長度可以對應八輛車, 不過現在列車長度最多四輛, 因此僅使用月台中段的部分
對面的1番線是2008年複線化的時候新建的月台, 長度就只能對應四輛車
站牌燈箱
往南的複線路段, 可以看到2番線南端並沒有使用到
作為路線中間的大站, 本站自然是一座有人站, 而且還設置了無障礙電梯
站內的打卡點
本站東側有人行步道橋連接著附近的幾座主要建物, 不過這時候正在工事中
來到下午兩點半多, 肚子已經餓了很久, 趕緊來某連鎖麵包店補充一下熱量
話說原來內用和外帶是不同價錢, 以前都是外帶沒注意過 @@
步道橋的另一端連接著名鐵的車站, 站名是"豐田市"
有一種被禁錮的錯覺(誤)
從外側拍一下新豐田的高架站體, 不過工事中的部分實在蓋掉太多面積了
回到月台上候車
這時注意到對面2番線有直接設置在3F月台層的改札口
往高藏寺的列車來了, 這天第一次搭到四輛車的列車
======
接下來的路線原本屬於國鐵時代遭到凍結的瀨戶線
之後一直到1988年才隨著愛知環狀鐵道開業而正式通車
2005年才開業的愛環梅坪, 目前僅有一面一線, 但右側其實有預留月台空間, 可以升級為二面二線
與名鐵豐田線的立體交叉
漸漸遠離人口較為稠密的豐田市中心區域
路線往下鑽進地塹之後又爬上了土堤
列車即將抵達四鄉, 看起來又是一座只"用了一半"的車站
======
四鄉 (14)
時間來到下午三點半多, 陽光已經沒那麼亮了
由於是可交會列車的車站, 對向列車在此交會, 這是本日第四次遇到G2編成
交會完畢目送列車出發
本站是1988年隨著愛知環狀鐵道一同開業的車站
站內原本有兩座島式月台的用地, 但是只蓋了西側的月台
東側的用地看起來是用來放置保線車輛
其實月台也只蓋了能對應四輛車的長度, 沒有用完全部預留的用地
來拍一下保線車輛
車站南端的線路
雖然還在豐田市的範圍內, 不過車站西側看起來很有鄉間的感覺
站牌燈箱
月台的樓梯口設置了出站的刷卡機
本站在特定時段才有站務人員駐守, 進站的刷卡機則設置在地面層的樓梯口
車站的出入口設在東側人口比較密集處
下一班列車來了, 一樣是四輛車, 不過這次是綠色塗裝的
列車的座椅花紋和塗裝呼應
一樣要等對向列車進站交會之後才能出發
======
太陽的角度越來越斜了, 開始對前面展望造成影響
和先前的愛環梅坪一樣, 貝津也是2005年才開業的車站, 也只設置了一面一線
1988年開業的保見,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原來車站下方保存了一輛ヨ6000形守車, 可惜錯過了
出站之後就遇到隧道, 和原屬岡多線的路段都走在平原相比, 原屬瀨戶線的路段則會多次穿越山嶺
1988年開業的篠原, 原本只有一面一線, 後來在2001年升級為二面二線, 可以交會列車
接著又經過一座隧道
下面這一段蠻神奇的, 到底是很長的引上線, 還是原本要複線化但是沒有蓋完?
接著即將來到位在豐田市內的最後一座車站
======
八草 (18)
因為被樓梯擋到了, 想要拍攝列車出發實在不容易
本站開業於1988年, 也是愛知環狀鐵道位於豐田市最北端的車站
由於舉行2005愛知萬博的關係, 本站設備齊全, 設置了無障礙電梯
站牌燈箱
名稱是"やくさ", 不是"やくざ", 沒有濁音喔~
車站北端又是一座隧道, 再過去就屬於瀨戶市的範圍了
月台位在彎道上, 從這個角度會誤以為南端是複線
特別彩繪過的樓梯
本站可以轉乘愛知高速交通的東部丘陵線, 也就是磁浮電車"LINIMO"
從外面看一下站房
LINIMO的月台在最上層, 此時剛好列車進站停靠
隨著天色漸暗, 列車頭燈造成相機曝光上的難題
話說這列車的行先顯示幕竟然是一片空白?
- Mar 16 Sun 2025 17:08
[日本鐵道] 2024冬季名古屋: 愛知環狀鐵道(2) 新豐田 / 四鄉 / 八草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